
【行政区划】全县设3镇7乡(元马镇、黄瓜园镇、羊街镇、老城乡、物茂乡、平田乡、新华乡、江边乡、姜驿乡、凉山乡),有77个村(社区),其中:64个村民委员会,1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设605个村(居)民小组。
【人口民族】2024年末,全县常住人口为19.4万人,城镇化率45.51%,户籍总人口为73403户216822人。总人口中:男性110288人,占51%,女性106534人,占49%。全县城镇人口88397人,占40.77%;乡村人口128425人,占59.23%。汉族124854人,占57.6%;彝族66973人,占30.9%;白族230人,占0.1%;哈尼族167人,占0.08%;壮族151人,占0.07%;傣族735人,占0.3%;苗族1745人,占0.8%;傈僳族19821人,占9.1%;回族1626人,占0.8%;人口在100人以下的少数民族有25个,共511人,占0.2%。
【地理位置】元谋县位于滇中高原北部,东倚武定,南接禄丰,西邻大姚,北连四川会理,西南与牟定接壤,西北与永仁毗邻。G5京昆高速公路、G108国道、S218公路横穿腹地,成昆铁路穿境而过,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2501.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7.8公里,铁路通车里程92.05公里。县城距州府楚雄134公里、省城昆明156公里、四川攀枝花139公里,1.5小时可到昆明,5小时可到达成都,是大滇西旅游环线的重要节点。
【自然概貌】县境内整个地势自南向北梯形向金沙江河谷逐级倾斜,东南均向龙川江河谷下降,形成东南高、西北低,四周高、中间低的“簸箕凹”形状。地形分临河坝区、台地半山区、四周丘陵山区三个地带。山脉分属三台山、百草岭、鲁南山三个山系。主要山峰有雷应山、石碑山、三月三山、大营盘山、祭牛山等。县城海拔1078米,境内最高点大营盘山海拔2835.9米,最低点姜驿乡黑者村海拔898米。
【水系】元谋县境内河流分两大水系,即:龙川江及支流属金沙江水系;羊街镇东南部的依轱轳河为元江水系。全县有常流河19条:金沙江、龙川江、勐岗河、蜻蛉河、龙街河、永定河、班果河、羊街河、丙巷河、元马河(老城河)、挨小河、大箐河、太平河(贡茶河)、姜驿河、卡莫箐、帕郎小河、光辉小河、依壁河(滴水箐河)、依轱轳河,总长435公里;季节河流39条,总长330公里。县河流水质保持III类水质。金沙江属长江上游段,州境内干流全长151.9公里,元谋县境内长52.32公里。龙川江在元谋县江边乡龙街村汇入金沙江,流域面积9254平方公里,元谋县境内长63公里。
【气候环境】元谋县地处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地带,属南亚热带干热季风气候。受季风气候、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共同影响,元谋干湿分明、气候燥热、长夏无冬、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晴天日数多、光照质量好,属高日照区,素有“天然温室”之称,也是州内最易发生干旱的地区。2024年,年降雨量497.3mm,年平均气温23℃,年极端最高气温39.4℃,年极端最低气温2.1℃,年蒸发量1703mm,年日照时数2307.4h。
【自然资源】全县行政区域总面积2025.58平方千米,其中耕地占16.5%,林地52.8%,草地15.5%。矿产资源丰富,含铁矿、铂钯矿及其伴生的铑、铱等稀贵金属,及花岗岩、大理岩、石英岩和化肥用蛇纹岩等矿产。有林地面积107590.56公顷,占国土面积53.12%,林木蓄积218.4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31.11%。有其他草地34786.89公顷,占国土面积17.17%。有湿地5786.17公顷,占国土面积2.86%。有自然保护地2个(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州级土林保护区),占国土面积8.85%。国有林场1个,实有林地面积1708.2公顷。境内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462种(一级1种)、野生动物70余种(一级5种),古树名木1527株。
【历史文化】元谋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我国迄今最早的人类,“元谋人”的重大发现,把我国人类历史向前推进了100多万年。150~350万年的元谋“龙川冰期”是迄今我国境内最早的冰期,元谋“龙川冰期”的重大发现,把我国第四纪地质历史向前推进了200多万年。元谋盆地发现的800万年——600万年的小河腊玛古猿、再到400万年——250万年前的竹棚“东方人”、最后到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展示了人类从猿到人的一条完整进化链条。
元谋盆地,不仅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及其文化遗物和最早的第四纪地质遗迹、地层剖面,以及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还首次发现了云南细石器(中石器)文化遗存,填补了旧石器到新石器的历史空白和演化链条。
上古至秦汉:唐虞时期属南交昧谷,夏禹时为梁州外境。周、春秋属百濮地,战国改属滇地。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元谋北部设三绛县(今姜驿),属越嶲郡,为西南最早纳入中原王朝的郡县之一;南部属益州郡弄栋县。东汉改三绛县三缝县,蜀汉复名三绛县。
魏晋南北朝:西晋时东、南、西部属宁州,北部并入会无县(今会理)。东晋时金沙江南属建都郡,江北属越嶲郡会无县。
唐宋时期:唐武德四年(621年)元谋南部设甘泉县,武德七年(621年)置西豫州,贞观三年(629年)改为縻州,辖磨豫(今老城)、七部(今江边)二县。
南诏至宋大理国时期,南部设华竹部,隶威楚府;金沙江以北属绛部(今姜驿),隶会川都督府(今会理)。
元明时期:1279年土司广哀改华竹部为元谋县,治五甸,“元谋”首现《元史》。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属武定军民府,嘉靖年间改土设流,区划由五甸改五里。
清至民国:清乾隆年间属武定直隶州,辖6乡241村。光绪四年(1878年)县署迁马街(今元马镇)。民国初属滇中道,1918年为武定县姜驿分县,1947年属第八行政督查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解放,属武定专区。1953年并入楚雄专区。1958年与武定合并,次年恢复县制。1984年设2镇10区,1988年调整为11乡2镇。2005年乡镇合并后形成3镇7乡格局(元马、黄瓜园、羊街3镇及老城等7乡),辖77个村(社区),延续至今。
【旅游资源】元谋因孕育了170万年前的“元谋人”,被誉为“东方人类发祥地”。境内有元谋远古文化、元谋土林文化、元谋红色文化、小凉山彝族传统文化、元谋花灯文化、元谋饮食文化、金沙江风光、热坝田园风光等8个主类、21个亚类、69个基本类型的旅游资源。A级旅游景区6个,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7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37个(国家级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6人(国家级1人),非遗传习所29个,州级非遗工坊5个,县级非遗工坊9个。元谋土林风景区获2024年第八届“最美地球印记”入围奖;“中国元谋·远达温泉康养城”打造文旅产业新典范的文旅产业赋能城市发展典型案例被省文旅厅推送至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元马镇城镇生活旅居入选旅居云南首批典型案例集;元谋县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元谋人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云南凤凰文旅集团有限公司和元谋大酒店(元谋泰华经贸有限公司)获云南省第二批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2024年,全县共接待游客623.34万人次,同比增长18.17%,旅游花费64.53亿元,同比增长29.41%。
【综合实力】2024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9.81亿元,增长3.3%;重点产业增加值达114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6.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1.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亿元;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6亿元、支出21.69亿元,分别增长12.3%和2.1%;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483万元人民币;实际州外到位资金增长14.95%;完成省外到位资金49.43亿元,增长16.6%;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49629元和20381元,分别增长4.7%和6.1%。上榜全省2024年县市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前十。
【社会事业】成功承办川滇毗邻地区商会联盟第二次会议暨异地商会楚雄行等招商活动,及女篮联谊赛、云南省青少年篮球、游泳冠军赛等州级以上各类赛事活动30余场次,成功举办2024云南·元谋第八届蔬菜种业博览会、第三届中国·楚雄新韵律诗歌音乐会。
2024年底,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18所,在校学生29370人,教职工2863人(专任教师2041人)。幼儿园58所(公办幼儿园31所,民办幼儿园27所),在园幼儿5479人,其中普惠性幼儿园57所,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率98.10%,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52.02%,教职工643人(专任教师321人)。小学48所,在校学生14256人,教职工1205人(专任教师945人)。初级中学10所,在校学生6801人,教职工747人(专任教师574人)。普通高中1所,在校学生2281人,教职工213人(专任教师150人)。职业高中1所,在校学生553人,教职工55人(专任教师51人)。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率96.84%,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7%,初中阶段入学率99.9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1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3.94%,残疾儿童入学率99.03%。
2024年,全县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4个,全县院士专家总数达12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户,科技型中小企业11户,全县共有高新技术企业达16户、科技型中小企业达75户。新增省级星创天地1个。成功入选2024年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品牌目录17家企业17个产品品牌和2个区域公用品牌,新增绿色食品认证14个,新增绿色食品产地面积2855.96亩。全县累计获绿色、有机及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209个,认证面积12.51万亩。
2024年,全县共获专利授权166件(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159件、外观设计4件),发明专利有效量增至36件。全县新增注册商标114件,累计注册商标有效量达标1389件,拥有地理标志5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2件)。县内获得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资格的经营主体18家,获得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资格的集体商标集体成员35家,全县地理标志产品销售总额达7.99亿元。有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户,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6户。
元谋县紧紧围绕“3513”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思路,2024年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少数民族发展任务)1028万元,实施12个少数民族发展任务项目,2个民族村寨旅游提升项目。截至目前,成功命名省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单位184个(省级30个,州级154个)。
2024年底,全县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总馆1个,文化馆分馆10个,图书馆总馆1个,图书馆分馆10个,博物馆1个,纪念馆1个(元谋县红军长征纪念馆),文管所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0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77个。有融媒体中心1个,广播电视台1个,广播电视发射台1座,电视覆盖率99.44%,广播覆盖率99.36%;电影放映单位3个(电影院1个,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队2支)。
2024年底,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47个,其中:医院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38个(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卫生院11个,村卫生室77个,门诊部2个,诊所和医务室4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执法局);其他卫生健康机构1个(元谋云杏血液透析中心)。有卫生技术人员1985人(执业医师548人,执业助理医师171人,注册护士874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634张,医院和卫生院床位1619张(医院床位1172张,卫生院床位447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床位15张)。
2024年底,全县共有老年人42276人(户籍人口),占户籍人口19.4%。各类养老设施44个,可提供养老床位1863张,平均每千名老年人有床位44.23张。其中:乡镇敬老院10个,提供床位450张;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30个,提供床位383张;社会力量兴办(含公建民营)养老机构4个,提供床位1030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