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元谋县物茂乡的山坡上远眺,一片片深蓝色的光伏板沿着山势绵延铺展,宛如镶嵌在热坝大地上的蓝宝石。随着全国首单光伏电站碳足迹自愿减排交易在元谋县完成,21个村民小组通过“卖空气”净赚88万元,704公顷碳中和林地成为“绿色银行”,为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效实现途径提供了元谋样本。
产业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督。近年来,元谋县纪委监委紧扣全县光伏产业发展迅猛实际,建立“专班推进+专项监督”工作机制,围绕项目审批、土地流转、资金使用等8个关键环节绘制监督流程图,以强有力的监督为光伏产业发展护航,推动光伏产业成为惠民利企的“硬支撑”。
聚焦2022年以来该县获批省级新能源光伏项目,元谋县纪委监委从资源配置、建设管理、运行监管、廉洁用权4个方面入手,对全县10个乡镇和15个县级主管监管部门开展全覆盖监督,严肃查处违规违纪问题,督促各责任单位从严从实抓好问题整改。同时,紧紧围绕绿色能源强县建设目标和全力打造绿色能源百亿级产业集群目标,督促各乡镇和县级职能部门深入查摆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施行“企业事项代办”制度,建立代办帮办服务系统,实现企业从“一事跑多窗”到“一窗办多事”的转变,为光伏企业提供全方位暖心服务。
在多方努力、监督推动下,全县以光伏全产业链建设重构发展坐标系,串珠成链打造15个光伏集群,建成风电场3个、光伏电站13个,投产新能源总装机200万千瓦,全年发电量可达15亿千瓦时,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吸引7家配套企业落户元谋。此外,通过“项目用地本地化+土地资源集约化”模式,使8000余名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催生土地流转收益1.5亿元、劳务收入1亿元的“阳光经济”。
“下一步,县纪委监委将加大对光伏产业的全过程、全链条监督力度,坚决防范项目建设中的廉洁风险,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让‘阳光产业’真正成为惠民利企的‘绿色引擎’,为元谋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元谋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