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元谋县聚焦“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目标,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积极探索讲好“大思政课”的实践路径,打造有故事、有温度、有引力、有前景的思政大课堂。
以红色为底蕴,打造“有故事”的思政课堂。元谋县坚持用活资源讲好故事。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军长征元谋纪念馆、元谋人遗址、元谋一中校史馆、红军过元谋50个故事等文化资源,开展红色主题演讲、红色主题班会、红色主题读书征文活动,邀请革命老人讲述革命故事22场9800人次,带给学生多元化的红色文化体验,帮助青少年更好的了解红色文化、认同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文化。
以愿景为场景,打造“有温度”的思政课堂。元谋县坚持用心呵护以爱化人。把思政课堂搬进基地,带领同学们“沉浸式”体验农业生产过程,真实感受农村生活;把思政课堂搬进公园,近距离感受家乡发展变化;把思政课堂搬进家里,建立“爱心妈妈”驿站,535名“爱心妈妈”结对关爱605名留守和困境儿童;把思政课堂搬进日常生活,落实“四项机制”答好“四道考题”撑起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平安伞”,元谋县经验在全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培训班上作交流推广。
以机制为依托,打造“有引力”的思政课堂。元谋县坚持打造党委政府、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教育的格局,画好陪伴引导的“同心圆”,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政教育常态化机制,全县28名县级领导作为“编外校长”,定期到挂钩联系学校讲授一堂思政课,县级相关部门年均到学校上思政课68场(次)。
以匠师为引领,打造“有前景”的思政课堂。元谋县充分利用与海亮教育合作办学的优势吗,发挥“朋辈伴行·清北才俊榜样引领计划”“海亮云学堂双师课堂”等项目作用,引入清华、北大等名校导师深入学校开展思政教育,利用“云思政”模式,把思政课堂从线下拓展到线上。近年来,元谋县思政课在“云南省第一届义务教育优秀课”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1次,在全州“学科德育特色课堂”“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和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评选中,荣获一等奖3次、二等奖10次、三等奖7次,在全州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大讲赛中荣获一等奖1次,1名学生被评为“新时代云南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