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转作风优服务解民忧困。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深入田间地头、果树之下倾听民声。目前,累计协调解决桃李种植、销售等产业难题60余个,创新推出“桃李贷”1183万元金融产品助力果农致富增收,让困扰产业发展的“硬骨头”在务实行动中迎刃而解。推行“文不过夜、事不过周”高效公文办理模式,配套实施“清单式”工作法,精简发布的23期任务清单,明确责任人、限定时间表,推动惠农政策精准落地等更富实效的工作中。
二是清风促融合三产结富果。探索“政府引导+党员示范+合作社带动”模式,制定《桃李产业发展规划》,成立专项领导小组落实“四包责任制”。全乡范围内10万株种苗免费发放,888户果农全部纳入合作社统一管理、抱团发展,凝聚起强大的产业合力;2024年10亩以上种植大户年增收超12万元,183户脱贫户通过桃李产业人均增收达4000元以上,2025年桃李种植面积达1.06万亩,挂果2000亩,预计产量4500吨,综合产值将突破5800万元。
三是清风润沃土扬帆振兴路。健全完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常态化考核机制,在项目招标、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全程公开透明,坚决杜绝“微腐败”侵蚀产业红利,将产业发展实绩作为检验干部作风的重要标尺,推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连续7届举办桃李文化节群众文化活动,依托20余家桃李采摘园,建成集“赏美景、采鲜果、品乡韵”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线路,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