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雨天路滑难行,现在路面平整了,挡墙也修好了,出门干活、接送孩子都踏实多了!”凉山乡把世者村村民李大哥看着家门口修整一新的通村路,脸上满是笑意。近年来,凉山乡聚焦群众“出行难”问题,以资金统筹为保障、以问题破解为导向、以长效管护为目标,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让一条条乡村公路成为连接民心、助力振兴的“幸福路”。
多元筹资强保障,养护投入见实效。
公路养护,资金是关键。凉山乡积极拓宽资金渠道,构建“上级补助+部门统筹+项目争取”的多元投入机制,为公路养护注入“源头活水”。2024年以来,先后向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等部门争取项目资金442.94万元,硬化道路5.14公里,扩宽主干道7.5公里,修复路面6.2公里,进一步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切实解决群众“出行愁”。

直面难题破瓶颈,精准施策护安全。
凉山乡山高箐深,90%的农村公路傍山临崖而建,安防设施不足摆在眼前的“硬骨头”。针对这一情况,乡党委、乡政府主动作为:一方面,积极对接县级部门,为临崖路段加装一批波形护栏,为群众出行筑牢“安全屏障”;另一方面,创新建设“警示桩+扁铁”低成本护栏,在危险路段、重要路口组织干部职工安装警示牌200余个,守护群众通行安全。
长效管护聚合力,共绘畅行新图景。
“公路养护不能只靠‘政府干、群众看’,得大家一起出力!”凉山乡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构建长效管护机制,乡里打出“组合拳”:严格落实“乡道乡管、村道村管”制度,结合主题党日、村组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参与边沟清理、塌方处置;统筹保洁员、护林员力量,定期清除道路杂草、疏通排水,保障道路视野清晰、通行顺畅。同时,凉山乡还积极探索多渠道养护新模式。发动本地施工队伍参与日常养护降低成本,结合火把节等节点号召企业、爱心人士捐款,按群众车辆拥有情况组织梯度捐款。通过“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社会助力”的方式,让每一条乡村公路都有人管、有人护,切实将“民生路”管好用好。

路通,则百业兴。下一步,凉山乡将继续聚焦未硬化道路养护、安防设施完善等重点工作,持续争取道路硬化项目,推动农村公路从“通”向“畅、安、舒”升级,让畅通的乡村公路成为激活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的“快车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