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马镇共有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3个。下总括安置点位于元马镇大沟社区下总括村,有脱贫户204户776人,迁出区涉及元谋县下辖的9个乡镇30个村委会52个自然村。大沟安置点位于元马镇大沟社区大沟村,有脱贫户25户25人。甘塘移民安置点位于百果社区,下辖6个村民小组928户3550人,有脱贫户524户1996人。为持续巩固易迁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元马镇凝心聚力,有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让易迁群众安享幸福生活。

一是突出党建引领,搬迁一线“红旗飘”。元马镇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委员会+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的“小区式”管理模式。依托党建综合服务平台,将村级活动场所打造成为民服务点、群众议事中心、红白喜事办理中心,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二是强化机制建设,服务群众“零距离”。不断总结和发展“枫桥经验”,严格落实矛盾纠纷及信访问题“4+2”化解工作机制,有效地推动了基层矛盾纠纷的化解。全面推进和规范“一约四会”机制建设,积极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实行“黑名单”管理制度,对纳入黑名单管理的人员,在村组社会服务等方面予以惩戒,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的有机融合。
三是厚植人文底蕴,文化传承“忆乡愁”。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马腊传习所、村史馆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有机结合,引导群众感党恩、跟党走,增强搬迁群众幸福感、归属感。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引导带动广大群众自觉遵守村规民约,逐步形成良好社会习俗。
四是竭力乡村振兴,村美民富“换新颜”。元马镇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搬迁安置后续工作的重要标尺,着力推进“八个示范区”建设。积极探索“绿色+”“特色+”等发展模式,着力打造易地扶贫搬迁示范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示范区、乡村特色旅游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示范区和新能源建设示范区。突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村党组织”方式发展特色产业,鼓励搬迁群众通过资金入股、基地务工等方式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集体、农户、企业三方共赢,让“农民”变“股民”。根据产业发展和农民转移就业需要,成立了村级就业创业服务站,对搬迁群众开展“订单式”实用技术和经营服务技能及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先后举办了彝绣培训、乡村电子商务等技能培训班4期,接受培训400人次,为实现产业转型、就业转移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