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进一步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的兜底作用,解决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的生活困难,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新华乡多措并举,扎实做好临时救助工作,合力助推乡村振兴,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强化政策宣传。乡民政办利用职工会“会前讲堂”的契机,对乡机关全体干部职工,村三职干部开展政策培训,及时对临时救助的最新政策要求进行宣传。借助群众会、微信群、QQ群、应急广播等方式广泛宣传临时困难救助政策,坚持以“救急救难”为原则,把真正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纳入救助范围,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使群众能够掌握救助政策,明白救助条件、办理程序,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不断提高群众对临时救助工作的满意度。

主动上门办理。为了不让政策停留在口头和纸面,新华乡强化主动发现,重点围绕脱贫户、三类监测对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等群体,组织村组认真排查上报遭遇突发事件、重大变故等情况的家庭,主动走访了解、掌握、核实相关情况,帮助救助对象办理救助申请,推动临时救助工作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确保急难救助对象早发现,早上报,早救助。


严把审核关口。在救助程序上实行逐级审批制度,在救助对象提出申请的基础上,乡民政办组织人员走访入户,对申请对象的家庭经济状况、人口状况,遭遇困难类型等进行逐一核实,核实情况及时上报乡党委政府评议,将具体救助意见报县民政局审批。对救助结果进行公开公示,确保救助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实现救助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落实。
今年以来,新华乡共救助困难群众72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11余万元,充分发挥了临时救助工作“救急难、兜底线”作用。下一步,新华乡将继续优化社会救助流程,持续推动社会救助从“被动救助”向“主动救助”延伸。及时为有急需的困难群众提供救助服务,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