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深入推进“绿美新华”建设,新华乡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打好“组合拳”,不断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屏障。

打好“责任拳”,全面压实防火责任。新华乡全面压实防火责任,积极贯彻落实县委、县人民政府对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安排部署,把森林防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重点研究,全面安排部署。及时成立乡级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领导小组和指挥部,组建森林草原火灾专业扑火队,实行24小时值勤、备勤制度,做到了“工作早布置、制度早出台、人员早就位、措施早落实、经费有保障”。严格落实“主要领导包片、挂点领导包村、包村干部包组、村组干部包户和野外养殖大户包山、护林员包管护区域”的“六包”责任机制。与村小组签订防火责任状30份,与农户签订责任书2430份,林业和草原服务中心与护林员签订管护合同44份,做到防火责任到户到人。全面落实特殊人群监护责任。严格监管“五种人”(即:痴、呆、傻、聋、哑)等高危人员,逐一排查登记,明确监管责任人,落实好监护责任,签订了监护人责任书52份,有效避免特殊人员进山引发火灾情况。

打好“管控拳”,切实消除火灾隐患。新华乡充分发挥村四职干部、驻村工作队、护林员、专业扑火队网格作用,加大野外巡查力度,强化野外火源管理,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进行重点监管。在进入林区的主要路口设置防火检查站点4个,对进山车辆、人员严格落实扫“防火码”要求,进行盘查登记、收缴火种;在重点道路、施工现场、景区等火灾多发地段和时段增设临时关卡、增派护林员,加大巡护密度,做到路口有人守、山头有人护、坟区有人守,确保火种不上山,火源不入林。同时,加大野外违规用火查处力度,严格执行“见烟就查、见火就罚”的管护制度,共依据村规民约查处野外用火行为7起,切实堵死野外火源管控的漏洞。另外,抓实隐患排查整治,全面排查辖区内输配电及通讯线路等火灾隐患,形成隐患整改清单,坚持乡人民政府牵头负总责,各产权单位履行主体责任,联合开展火灾隐患整治工作,全面消除辖区内输配电线路火灾风险隐患。

打好“宣传拳”,提高全民防火意识。新华乡全面提高全民防火意识,利用乡森林消防宣传车,深入村组、林区等重点部位,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森林草原防灭火知识480余次;利用周三赶集日、群众会等开展集中宣传,共计召开群众会200余次、发放森林火灾通用培训教材800余本、宣传材料7000余份,受教育群众达5600余人次。使用QQ、微信群等转发各类森林防灭火警示案例、视频400余次,每天利用应急广播定时播放森林防火音频及森林防火条例等政策法规3小时;在村庄、路口、野外施工项目区域等醒目位置设置森林防火宣传警示牌18块,书写防火标语360条,悬挂五彩旗280面,粘贴“林长令、防火令”570余份。充分结合“小手拉大手”行动,开展“森林防火进校园"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向全乡590余名学生普及了森林防火“十不准”知识、引起森林火灾的人为因素和后果,通过学生引导广大家长增强预防森林火灾的相关知识。切实把森林草原防灭火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护林防火意识,营造浓厚的森林防火氛围。

打好“预备拳”,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新华乡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通过完善应急预案,结合新华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扑火应急预案,年内组织扑火队员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培训和应急演练3次。同时,加强值班调度,制定森林防火值班计划,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请销假报备和火情报告制度,乡林业站及各村委会工作人员、护林员、扑火队员24小时在岗备勤,确保发生火情时能及时处置报告。另外,全面做好处置突发火情准备,对全乡范围内应急水源点、防火便道进行全面摸排,以村小组为单位形成防火“布防图”,做到心中有数。还设置独立仓库储备防灭火相应物资,组织扑火队队员定期对灭火设备进行维修保养,确保发生火情时能迅速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