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走进姜驿乡水平石村,一幅幅手绘文化墙,让人顿觉眼前一亮。绿树环绕的小道上,只见泥工师傅正在将一块块青石板铺在路面上……工人们正有序地忙碌着。
“水平石村一直传承着红色基因,人民勤劳、纯朴、善良,产业基础条件好。我们将水平石村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行先试,大胆创新,探索振兴经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经验、奠定基础。以村庄规划、治理能力、产业基础、人居环境、红色文化等五项重点工作为抓手,正有效实施“红色美丽村庄”工程。”姜驿乡党委书记杨凯介绍。
2014年,水平石村还是贫困村,山路崎岖,基础设施落后,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94户。近年来,水平石村选强“领头雁”,配强村干部队伍,努力走出一条“富民强村、景美人和”的示范村建设路子。
红色村庄规划初具邹形
坚持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思路,积极引导动员本村本土的能人贤士回乡规划乡村,确保优良传统文化、良好的民风民俗、红色基因不断传承和弘扬。同时,积极与大专院校和规划设计企业合作,统筹规划好乡村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目前,水平石村红色文化广场、阿拉益水体景观和文化旅游一条街等重点项目正有序推进。
战斗堡垒更加坚强有力
紧扣“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的工作思路,重点实施“领头雁工程”。选优配强“两委”班子,村“两委”成员中大专以上学历2人,占33.3%,女性2人,占33.3%,平均年龄42岁,村总支下属的15个支部班子成员全部得到优化,一批致富带头人、治村能人选拔为支部书记。同时,重点抓实基层治理“网格化”制度,设立党员责任区、先锋示范岗,在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户厕改造、“两污”治理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治理中带头人、先锋队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以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水平石善治乡村建设正在全面深入实践。
致富产业培强壮大
围绕打造“姜驿蜜桃之乡”,实施产业富民工程。充分发挥姜驿“八万五千”产业优势及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做强林果产业,巩固壮大蜜桃、芒果、红梨、甜杏等经济林果,打造“一村一品”特色林果产业;以振兴产业为突破口,培育蔬菜产业,依托争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重点发展长寿仁青豌豆、越夏秋收蔬菜,做优做精高山反季蔬菜产业;推进核心烟区建设,依据姜驿乡烟叶生产生态环境、土壤、高质量烟叶保障等优势条件,加强烟基建设,稳定核心烟区,开展高标准烟田建设。
人居环境更加美丽舒适
以村规民约为抓手,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内容,实行党员“三包”(包村、包段、包户),确立卫生清扫日,划定保洁责任区,网格化、精准化推进“三园五化”(三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五化:硬化、美化、亮化、净化、绿化)美丽乡村建设。加大农村公路两侧绿化、美化和垃圾治理力度,推进乡村增绿添美行动,打造水平石村杨梅林和柿子林,全力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红色血脉得以赓续传承
坚持“多措并举,全力推进”的方针,组织20余名项目相关人员到攀枝花市红格村学习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工作,拓展思路、查找差距、借鉴经验;寻找本地革命烈士杨发枝、秦国学、李朝海、杨武松、杞光明的后人,充分挖掘红一、红三军团长征过姜驿的故事,牛绑山摸鱼鲊渡之战的故事,李广惠部过姜驿的故事。组织人员到档案馆查阅红军长征尤其是过姜驿期间的史实资料,用好本土红色资源,讲好本地党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