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成勇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对元谋蔬菜种植区实行“轮作休耕”建议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你的提案提得非常好,感谢你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元谋蔬菜经过40年的发展,蔬菜生产种植区域的耕地长期高负荷运转,土壤得不到休养生息,特别是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长期施用,造成土壤板结、耕地地力下降,农田“越种越薄”。科学推进休耕轮作,顺应自然规律,是实现藏粮于地、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在元谋蔬菜主产区农民始终坚持实施水旱轮作、旱旱轮作的耕作制度,坝区形成了“蔬菜-大豆(或鲜食玉米)—水稻(或玉米)”一年三熟的耕作制度,是元谋蔬菜可持续发展长期不衰的重要法宝。
2016年,农业部出台《关于印发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农农发〔2016〕6号)文件,力争用3-5年时间,初步建立耕地轮作休耕组织方式和政策体系,集成推广种地养地和综合治理相结合的生产技术模式,探索形成轮作休耕与调节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余缺的互动关系。在部分地区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既有利于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平衡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减轻财政压力。
轮作的试点区域重点在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等地;国家按照每年每亩150元的标准安排补助资金,支持开展轮作试点。该区域推广“一主四辅”种植模式。“一主”:实行玉米与大豆轮作,发挥大豆根瘤固氮养地作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优质食用大豆供给。“四辅”:实行玉米与马铃薯等薯类轮作,改变重迎茬,减轻土传病虫害,改善土壤物理和养分结构;实行籽粒玉米与青贮玉米、苜蓿、草木樨、黑麦草、饲用油菜等饲草作物轮作,以养带种、以种促养,满足草食畜牧业发展需要;实行玉米与谷子、高粱、燕麦、红小豆等耐旱耐瘠薄的杂粮杂豆轮作,减少灌溉用水,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实行玉米与花生、向日葵、油用牡丹等油料作物轮作,增加食用植物油供给。
休耕重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和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实施。云南省被列入西南石漠化区试点休耕区域,该区域的技术路径是调整种植结构,改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保护耕作层的植物,同时减少农事活动,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在西南石漠化区,选择25度以下坡耕地和瘠薄地的两季作物区,连续休耕3年。全省实施面积2万亩,国家按照全年休耕试点每年每亩补助1000元。
因此,你提出的关于对元谋蔬菜种植区实行“轮作休耕”建议,蔬菜种植区(轮作区域)不在国家政策扶持的重点区域。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积极争取休耕项目在我县山区半山区乡镇实施;同时积极组织引导全县蔬菜种植区农户长期自觉坚持实施水旱轮作、旱旱轮作的耕作制度,实施“蔬菜-大豆(或鲜食玉米)—水稻(或玉米)”一年三熟的种植模式,促进全县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衷心感谢你们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同时希望你们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元谋县农业农村局
2019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