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林、安金林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畅通移民群众诉求渠道,化解矛盾纠纷,维护水电移民群众合法利益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设立专门群众诉求收集箱的问题
为畅通移民诉求渠道县搬迁安置办采取多种形式收集移民群众诉求。一是建立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县乡(镇)负责移民信访维稳的部门定期召开维稳分析会,经常深入库区和安置区,同移民群众交朋友,第一时间掌握移民的诉求和情绪;二是将信访和矛盾调处机构直接设在矛盾问题相对集中的江边乡,信访和调处力量直接部署在基层一线,构筑县乡村组四级处理问题、化解矛盾的平台;三是按照移民信访工作“县级挂点领导与挂点负责的部门、乡镇同责,乡镇与村委会、村民小组同责”的要求,充分发挥库区各级干部熟悉移民、了解情况、与移民关系密切的优势,强化同责意识,合力做好移民信访收集工作。
二、关于成立专项工作组收集、整理、化解诉求,并及时教育疏导群众思想的问题
元谋县乌东德水电站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自启动以来,县搬迁安置办坚持以政策宣传、源头化解、稳妥处置、为民争利为重点,成功化解了一批移民安置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争取解决了一批移民提出的合理诉求。一是畅通信访渠道。引导移民依法依规表达合理诉求,并研究梳理移民群众集中反映强烈的信访诉求和疑难问题,适时提供给三峡移民局,最大限度地争取移民利益。二是完善协调沟通机制。建立健全了与综合设代、综合监理、三峡移民局的工作协调机制,及时研究和处置移民工作中的有关事宜。如房屋补偿单价低、“323”纳入移民等一系列移民反映强烈的问题等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三是搭建信访平台。在江边乡成立社会矛盾调解维稳综合中心,并发挥各部门联合调解作用,从公检法司等部门抽调精干人员作为调解中心的常驻工作人员,将社会矛盾纠纷在一线化解、在一线解决,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目标。四是建立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和移民搬迁工作“十包”责任制,县级领导包村、部门包组、干部包户,压实各级干部“包移民诉求化解、包移民思想稳控”的信访维稳工作责任;五是抓法治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水电移民“法治”氛围。多方筹集资金,投资546万元建设元谋县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库区移民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抓住移民干部和1.2万名移民群体这个重点,分批次组织1822名县、乡、村组移民干部和3304户移民群众到法治文化中心开展专题法治宣传教育。以近年来全县发生的案例为题材,先后拍摄制作了十集法治宣传教育片《热坝说法》,法治宣传车进村入户在全县乌东德水电站库区涉及搬迁的3个乡镇14个行政村、43个村民小组和三个移民安置点巡回播放,深入开展“以案释法”,在移民库区和安置区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实现国家重大能源项目工程建设法治宣传教育先行。 六是突出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通过召开会议、入户宣传、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在人口集中地区播放广播和专题片、发放《移民工作手册》《致移民群众的一封信》、创办“元谋移民之窗”等多种形式,对移民政策、法律法规、美好愿景进行宣传,目前,已发放《移民工作手册》6000本,发放《致全县移民群众的一封信》《致全县移民干部的一封信》13000余份。根据移民工作的不同阶段,通过编发“元谋移民之窗”的形式,对移民搬迁安置政策、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针对性宣传,目前,已编制“元谋移民之窗”二十四期、发放35200份。七是强化人员培训。采取全覆盖、就近就地、方便群众的方式,深入到43个村组,举办培训26场次,培训移民群众2645户、5545人,及时发现和化解移民群众心中的疑虑,消除抵触情绪。
衷心感各位委员对元谋水电移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