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杞志聪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乡土文化发掘与整理,为乡村振兴提供乡土文化支撑的建议》的提案收悉。该提案由县委宣传部统筹,文化和旅游局牵头。我局在接到委员提案后,组织人员就做好办理工作进行调研论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积极保护传承乡村文化遗产,不断提升农村群众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文化支撑。
一、基本情况
(一)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实现农村文化基础服务设施全覆盖。
制定了《元谋县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2016—2020)》,全县10乡镇文化站和78个村委会(社区)按照“十个有”和“九个有”标准建设完成。不断巩固提升乡(镇)、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阵地设施。在全县范围内推行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两馆”总分馆制一体化服务,在10乡镇文化站设立了“两馆”分馆。全县有1个国家一级图书馆、1个国家一级文化馆,1个一级文化站,5个二级文化站,4个三级文化站。77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100%,有活动场地521处。
(二)加强农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一是积极申报国家级、省州及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目前共有非遗保护名录项目42个。其中国家级项目1个花灯戏(元谋花灯),省级项目4个,州级项目17个,县级项目20个。认定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共282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传承人10人,州级35人县级传承人236人。设立省、州县、非遗传承基地共12个。成功将元谋县凉山乡申报为省级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二是夯实工作基础,我县先后出台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意见,制定了项目申报、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管理等管理办法。三是利用国家法定文化遗产日和各类传统节庆,大力开展非遗项目展演、展览、展示和培训等活态传承活动。2012年以来,元谋县文化馆非遗非遗保护中心每年举办非遗演出、展示活动40场次。四是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收集整理,近三年以来,明德文化演公司收集、整理、编排传统、现代花灯剧(节)目近70个,每年下乡巡演70场次,使我县有较高历史、文学、艺术价值的传统花灯戏剧得到抢救恢复,使花灯戏在传承保护中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有机结合,非遗项目在自身得到保护传承的同时,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娱乐文化生活,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五是元谋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水平逐步提升。不断加强对各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元谋县凉山乡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已通过云南省文化厅评审。
(三)开展农村文化人才培训,培育壮大乡村文化人才队伍。
深入实施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依托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广泛吸收社会各界人士组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立完善人才培养基地。县文化馆、非遗展演中心对10乡镇业余文艺队开展农村文艺骨干培训年均160多期,培训服务人次5000余人次,公共服务与艺术股组织文化馆、图书馆工作人员对10乡镇文化站长和文化工作者、农村文化辅导员进行业务培训,每年培训10次以上,培训人数80人以上。每年指导乡镇业余文艺队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70场次以上。全县有文化志愿者158人,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人才保障。
(四)持续推进好全县公共文化建设重点项目。
我县今年共争取项目任务10项14个。目前元谋县文化馆完成2022年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公共文化云)指标完成率达60%,在全州排名前三;完成“戏曲进乡村”文艺演出活动25场次,完成率达40%;县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完成率达40%以上;提升改造姜驿乡综合文化站完成率达25%;提升改造村级文化室任务数3个。有2个项目在建中,1个项目暂时未开工;打造元谋县元马古镇金马坊和腾飞营地2个夜间文化活动示范点共组织开展“彩云之南等你来”夜间文艺演出活动45场;打造马街社区文化活动室示范点,目前方案制定中;“文化小巷”公共文化空间示范点打造,已完成图纸设计,完成率达25%;优秀业务文艺团队补助26支,目前已修订优秀文艺队管理办法,对优秀文艺队补助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11月底前完成对文艺队的考核后补助,完成率达50%;元谋县因素分配项目1个,黄瓜园镇文化站提升改造,完成率达30%。
(五)持续开展好文化惠民演出活动。
文化馆联合县非遗展演中心和全县优秀文艺队在金马坊、腾飞自驾营地开展“彩云之南等你来”夜间群众文艺展演,共计45场次,服务人数11200余人次;深入10乡镇开展2022年“戏曲进乡村”文艺演出20场次,服务群众5000余人次;在全县10乡镇开展“颂歌献给党 奋进新征程”喜迎二十大群众文艺展演15场次,服务群众3000余人次;开展元谋县民族团结进步大舞台文艺演出10场次,服务群众2500余人次。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培育乡村文化人才,传承乡土文脉,保护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加强农耕文化、民间技艺、乡风民俗的挖掘、保护和传承上,发挥好文化人才的积极作用。不断壮大乡村文化人才队伍,组织开展好文艺骨干培训、乡村文艺、旅游等各方面培训。
(二)扶持重点舞台艺术精品。选定一批优秀传统花灯剧(节)目作为舞台艺术精品进行打造,成为我县的文化名片,增强元谋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推进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和发展。继续发掘我县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我县传统工艺、传统技艺给予支持并且进行非遗申报,积极培育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为传统工艺搭建更多展示交易平台。
(四)举办品牌文化艺术节。各乡镇根据当地传统文化实际开展“彝族火把节”、“苗族花山节”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和经贸洽谈等活动,不断打造地域文化品牌,提升文化品位,提升元谋县的省内外影响力。
(五)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发动元谋本土创作人才,积极创作花灯小戏、小彝剧、花灯歌舞、舞蹈、歌曲、小品、曲艺等形式多样的文艺精品,在景区、景点、城乡、山区、校园等进行展示、展演,积极推进文化旅游高度融合。
最后,再一次感谢您对我县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元谋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