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艳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资打假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按照农业部2022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全省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的总体部署及“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工作方案和《楚雄州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安排及楚市监办发[2022]32号工作要求,为扎实推进农资打假及农村假劣食品专项整治工作,维护群众健康和合法权益开展以下工作:
一、农资市场监管工作情况
(一)全面抓好普法工作,营造良好的农业综合执法氛围。认真落实“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职责,在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相关知识宣传的同时,重点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其配套规章的学习宣传和培训,对农资经营户、农民群众、种植基地大户印发《国家禁用和限用农药名单》、假劣农资识别方法等宣传资料0.645万份,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在农业综合执法、农产品质量监管和农资打假工作中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大力宣传农资监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营造农资市场监管的良好氛围。
(二)农资市场监管检查情况。进一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确保专项斗争常态化开展,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利剑”行动、全国全省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的总体部署及“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工作方案,切实加强农资市场和农产品生产日常监管,严厉查处以种子、农药、化肥为重点的违法农资生产经营行为,加强农资质量监管,严厉查处生产销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2021年至2022年6月出动执法人员672人次,整顿市场169个/次,检查农资市场、种植基地533/次。妥善调处和化解各类农资纠纷,受理群众投诉案件1件,通过调解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含调解协议补偿金额)2.2万元,防止了负面影响和纠纷处理不当致使农民群众因纠纷而出现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
二、开展农资质量监督抽检
(一)种子质量监督抽样。为加强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管理,确保农民用种安全,2021年至2022年共抽取种子样品30个,其中杂交玉米种子20个,蔬菜种子10个,已完成样品送检工作抓好以“品种、质量和市场”为重点行业的管理工作,认真履行“品种管理、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和种子质量管理”职责,全年审核通过种子生产经营网上备案备案网点38个:其中委托生产备2,经营不分装备案36;备案单198:其中委托生产备案2,经营不分装种子备案196,无生产经营假劣种子案件发生。
(二)农药质量监督抽样。2021年完成农药质量监督抽样58个次,封存样品174个。样品抽完后送省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将依据检验结果依法查处销售假劣农药的行为。经过对农药监督抽检中发现存在问题的产品进行认真排查,共立案查办农资案件24件,其中违法经营农资案件24件、违法使用禁用的农药案件0件,已结案24件,收缴罚没款25.20595万元,其中没收违法所得2.28995万元,没收农药产品39.59公斤。2022年完成农药质量监督抽样49个次,封存样品147个。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宣传培训。加大对农资生产经营主体的法治宣传教育、引导,督促其依法生产经营。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通过现场咨询、展览展示等方式,面向农民普及法律法规知识,提供便捷科学农业技术指导服务,提高农民识假辨假能力,把安全优质的农资产品和质量安全技术服务送到乡村。
(二)加强假劣农资执法办案。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对制售假劣农资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涉及面广、造成重大农业生产事故、群众反映强烈的制售假劣农资案件及时立案查处,涉嫌犯罪的案件,切实做好农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三)加强重点环节监管。紧盯、批发点、零售点,加大对县、乡镇、村级农资市场特别是零售商户、流动商贩的监管,加强对互联网领域电商平台和电商企业经营高毒、禁限用农药等假劣农资行为的打击力度。对一些群众投诉多、社会反映强烈、市场秩序混乱的地区进行集中整治,彻底根除危害。
元谋县农业农村局
2022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