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农药化肥包装废弃物回收力度,减少农村面源污染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是保障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置试点工作也是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为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降低农药包装废弃物对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努力实现田园清洁、环境清新、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根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监测调查和回收处置试点工作的通知》,元谋县被列为全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试点县。我县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结合正在实施的“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项目,整合项目资金,全面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试点工作。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办公室、财务室、种植业与农药管理股、植保植检站、执法大队、农技中心及乡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元谋县农药化肥包装废弃物回收试点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县植保植检站,办公室主任由站长担任,具体负责项目实施工作。二是广泛宣传发动。利用广播、电视、微信、QQ、横幅、宣传彩页等多种形式,加大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工作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营造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三是积极协调配合。全县10乡镇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指导、协调和督查工作,共同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开展,形成高效、长效运行机制。四是强化监督指导。元谋县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试点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监督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到边试点、边总结、边完善、边提升,确保试点工作取得明显实效。同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负责回收与处置企业的各类进销货台账、回收台账、处置台账的监督核查,杜绝虚假报表等行为,资金做到专款专用。
二、摸清底数,制定方案
一是发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迅速摸清底数。通过普查截至2020年7月10日,全县有农药经销商380家,约占全州三分之一,2019年全县农药使用量212.9吨,初步测算产生农药包装废弃物22吨,约200百万只,主要以塑料包装为主,占95%,玻璃包装占5%。目前,我县没有农药化肥包装废弃物回收机制,部分废弃物没有得到科学有效处置,被丢弃在田头、沟边、水渠内,其残留药物和包装物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了二次污染。二是制定实施方案。为持续推动元谋蔬菜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探索建立农药化肥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长效机制,有效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促进绿色农业持续发展,实现农药化肥包装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元谋县农药化肥包装废弃物有偿回收试点实施方案》。
三、细化措施,强力推进
通过多方协调,整合2020、2021年省级农业发展专项和“一县一业”示范创建项目资金180万元,在城区遴选15家规模大、信誉好的农药经销商开展农药化肥包装废弃物有偿回收试点工作,财政资金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回收补助。主要用于农药经销商支付给交回废弃农药化肥包装物使用者的费用。废弃农药化肥包装瓶,无论大小,回收价格0.1元/个。2、经销商补助。主要用于15个回收点经销商补助。补助按回收补助总额20%的比例计提回收工时费和保管费。3、无害化处理费。主要用于归集后的农药废弃包装物处理。交由具备农废处理资质的环保公司销毁,根据环保公司收费标准支付处理费用。4、材料购置费。主要用于印刷宣传资料,购置回收袋和归集点存储设备等。
通过项目实施,3年来,共回收农药化肥包装废弃物742.5万个,57.4吨,建设一套农药化肥包装废弃物信息化回收系统,安装5套智能化回收设备,同时在全县推行绿色化生产,将回收补助资金的30%用于兑换黄色诱虫粘纸、性诱剂、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产品,推广使用黄色诱虫粘纸100多万片,覆盖面积5万亩,提升了全县农作物绿色化水平,农药化肥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95%,无害化处置率达100%,基本实现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农民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农药化肥包装废弃物乱扔乱弃现象得到明显改善,田园更加清洁美丽,元谋经验在云南新闻联播推广应用。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绿色生态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农产品安全生产示范基地创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等工作,按照属地管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运作、农户参与的原则,推进农药化肥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营造生态环境友好、田园风光秀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格局。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同时希望您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及建议。
元谋县农业农村局
2022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