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楚雄州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干热河谷地区农业土壤生态环境保护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元谋县委县政府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制种大县、“一县一业”示范创建等重大项目为抓手,狠抓耕地地力保护、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等关键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开展清洁田园、果园专项行动、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等工作,切实减轻面源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保障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实施绿色防控,减少农药用量
树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大力推进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实现农药减量控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2021年3月,元谋县成功创建全国第二批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一)全面创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区。近年来,元谋县大力开展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区创建工作,先后投入项目资金5000多万元,创建万亩青枣绿色防控示范区1片,水稻、玉米、小麦、蔬菜千亩连片绿色防控示范区8片,安装物理杀虫灯6880盏,示范推广黄色诱虫粘纸、性诱剂100多万亩次,共指导和开展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1000多万亩次。同时在全县推行绿色化生产,将回收补助资金的30%用于兑换黄色诱虫粘纸、性诱剂、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产品,推广使用黄色诱虫粘纸50万片,覆盖面积2.5万亩,提升了全县农作物绿色化水平。通过示范创建与科学防控,截至2021年,全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9.4%,比2016年提升15个百分点;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8.5%,比2016年提升16.4个百分点;农药利用率达42.5%,比2016年提升7.2个百分点;农药使用总量持续实现负增长,由2016年的51.2吨(折百量)下降到2021年的47.66吨,下降6.91%。全县粮食作物危害损失率基本控制在3.6%左右,经济作物的危害损失率基本控制在6.5%左右。5年来,共挽回作物损失108.6万吨,折合人民币30.5亿元,有效控制了重大病虫害的发生危害,保障了我县农业生产安全,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取得了显著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二)率先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示范县创建。按照属地管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运作、农户参与的原则,在全县开展农药化肥包装废弃物回收示范县创建工作。先后投入项目资金180万元,在全县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定点回收站15个,全面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截至目前,3年共回收农药化肥包装废弃物1275.8万个,95.6吨,建设一套农药化肥包装废弃物信息化回收系统,安装5套智能化回收设备。同时结合全县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行动,在20个“一村一品”示范区和重要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农业面源物垃圾处理池100个,年处理农业面源物10000吨以上。通过示范创建,农药化肥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95%,无害化处置率达100%,有效减轻面源污染,田园更加清洁美丽。
(三)大力开展新农药、新药械、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紧紧围绕持续实现农药使用量负增长这一目标,大力开展新农药、新药械、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一是加强与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省农科院,云南农业大学等科所单位合作,先后开展桔小实蝇、红火蚁、草地贪夜蛾、玉米褪绿斑驳病毒病、番茄斑萎病毒、褪绿病毒等重大病虫害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研究,解决了我县农业生产中的重大技术难题。二是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绿色防控技术和抗病品种,不断提升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三是加快高效植保机械推广应用。积极推动电动喷雾器、机动喷雾器、现代植保无人机等新型植保器械的推广应用,截至目前,全县拥有背负式电动喷雾器92660台,担架式喷雾器5820台,机动喷雾器13530台,现代植保无人机5架,全面提升植保机械化率。
二、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用量
牢固树立“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理念,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等集成技术。
(一)抓好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意识。我县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肥料新产品新技术等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开展技术培训等形式全面提升农民科技能力和意识。今年以来,共举办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耕地地力培训班75期,培训农民7280人次,联系服务“三农”技术骨干189人次,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会30次,培训农民2550人次,面对面技术指导服务50(场次),广播、电视宣传82次,黑板报86期次,科技赶集45次。
(二)抓好绿色蔬菜集成技术的示范推广。结合我县蔬菜、粮食等经济作物种植情况,组织实施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集成示范区22片25300亩;测土配方施肥核心示范10片1000亩;中微量元素施锌示范推广41090亩(其中:水稻22290亩、玉米6300亩、果树12500亩)。在示范区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做到精准施肥、科学施肥,确保示范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100%,化肥利用率达到40%以上,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较常规降低3%以上。推广新型肥料2.39万亩0.145万吨,完成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23.86万亩,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39.8%;有机肥、农家肥、沼渣沼液综合利用17.54万吨,施用大田面积21.66万亩,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达到58.7%;秸秆还田3.99万吨,还田面积14.95万亩,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达到57.9%;绿肥种植0.175万亩,其中,苜蓿1250亩,其它500亩;推广大豆、蚕豆、豌豆等养地作物种植2.92万亩。2021年全县化肥使用量19301.36吨(折纯),比2020年的19751吨减少449.64吨,减少2.2%,全面实现化肥使用负增长。
三、实施耕地轮作试点、培育优良品种
根据《云南省2021年耕地轮作工作实施方案》和《楚雄州财政局、楚雄州农业农村局关于提前下达2021年中央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楚财农〔2020〕184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科学编制实施方案,合理规划轮作区域,精准落实轮作地块,组织开展培训14场次1365人次,落实轮作面积3.02万亩,涉及8个乡镇18个行政村110个村小组7260户农户,完成豆类种植1.8万亩,全县耕地轮作制度试点项目正有序推进。通过耕地轮作促进了耕地质量的提升,调整了种植结构,减少种植成本,实现藏粮于地的目标。
四、实施高效节水工程,减少农业废水
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的思路,加快高效节水技术体系建设,持续推进节水减排。完成投资3.07亿元的元谋大型灌区丙间片11.4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正加快推进平田片区8.6万亩高效节水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四省、两增、两提高、两促进”的显著成效。同时广泛推广使用喷灌、滴灌、渗灌等节水技术,实现了农业生产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既节约了农业用水又有效减少土壤化肥残留对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
感谢民进楚雄州委对元谋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2年9月27日
(联系人及电话:黄亚明 8212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