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正文

元谋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0040054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11532328015177503N/2025-00537 公开范围:公开 著录日期:2025年09月04日 主题词: 文  号:元市监复〔2025〕6号 生效日期: 发布机构:元谋县政府办

倪仙红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弘扬元谋餐饮文化,提升餐饮行业消费热度的提案(10040054号)已经交由我单位主办,县文旅局会办,现就提案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是国家重点文化项目,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丰厚,是楚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大县。2005年以来,元谋县人民政府共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四批次,截止2025年6月底,我县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7项(国家级1项,省级6项,州级15项,县级55项);代表性传承人289人(国家级1人、省级9人、州级33人、县级246人);州级非遗工坊5个,县级非遗工坊9个,设立非遗传习所28个。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设在元谋县文化馆。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夯实工作基础,非遗事业稳步发展。

我县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紧抓活态保护,促进项目的有序传承。利用国家法定文化遗产日和各类传统节庆,大力开展非遗项目展演、展览、展示和培训等活态传承活动,多次在省、州各级非遗展演、展示活动中获奖。2021年8月,出台了《元谋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年度考核实施细则》,制定了代表性传承人考核标准,明确了代表性传承人开展项目保护、传承、传播、研讨、交流等工作的责任与义务。2022年4月,出台了《元谋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基地(传承点)申报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推进元谋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和保护工作,规范传习基地(传承点)管理,有力推动了非遗传习、传播载体的建设。

2005年以来,先后公布了5批非遗保护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传承基地,把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展现本地域文化创造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纳入了政府保护范畴,初步形成门类齐全、项目丰富、梯次有序的四级名录保护体系。

(二)推动社会保护,融合发展成共识。

我县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保护工作,通过县非遗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非遗保护中心,统筹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做好非遗保护。2009年开始,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声势宏大的非遗进校园活动,促进了学生的素质教育。元马镇、羊街镇、凉山乡、物茂乡、新华乡、姜驿乡、江边乡等把非遗项目融入民俗文化旅游活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各镇在村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注重当地非遗资源的挖掘和展示,为农村文化增添了魅力、张力和活力。传统产业在融合发展中得到进一步提升,元谋凉鸡、元谋烤乳猪、元谋凉粉凉卷粉,大炸豆腐、傈僳水酒等非遗产品销量喜人。

(三)发展非遗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元谋县积极引导非遗传承人开展自主创业,发展非遗产业,增加收入助推乡村振兴。2022年以来,元谋凉鸡制作技艺传承人高成荣年出售元谋凉鸡20000余只,餐厅纯收入160余万元,有脱贫户8人长年在餐厅打工,每人年均纯收入30000余元;元谋泡果制作技艺非遗工坊杨建芳,制作出售泡果纯收入50余万元,脱贫户务工人员5人,每人年均纯收入20000余元;元谋水米线制作技艺传承人熊建强年纯收入80万元,脱贫户务工人员3人,每人年均纯收入30000余元;傈僳族水酒酿制技艺传承人普荣华,成立了荣华酒厂,年纯收入50余万元,常年教授本村和邻村徒弟3人,每人年均纯收入20000余元。

(四)“食在元谋,余味悠长”,弘扬元谋县饮食文化。

元谋县人民政府在2024年7月26日举办了“2024年餐饮美食竞赛活动”。一是由元谋餐饮行业协会牵头,组织辖区内不少于40户餐饮企业及个体商户参加美食竞赛活动,评选出本地区餐饮名厨4名、名菜10道、名特小吃10个、名特色米线5个、优品预制菜1个给予表彰,并颁发相应的奖牌。二是由元谋餐饮行业协会牵头,组织辖区内不少于10户餐饮企业及个体商户,安排“名厨”开展元谋名厨教你做菜活动。三是由县工业信息化商务科学技术局组织县内40户以上餐饮企业和个体户参加研讨学习和交流。四是制作宣传册900份,开发微信小程序,开展元菜出楚活动,线上线下相结合,全方位宣传、推广元谋饮食文化。

(五)多举措推落实,提升餐饮环境。

  1.强化执法监管:开展“餐饮安全专项整治”“食品安全百日攻坚”等行动,重点检查餐饮单位卫生条件、食材溯源、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环节,2025年累计检查餐饮单位1078家次,发现问题338个,完成整改338个,查处违规行为22起,有效净化市场环境。

2.推进智慧监管:依托“明厨亮灶”“食品安全追溯平台”等数字化手段,实现重点餐饮单位后厨实时监控、食材来源可追溯,目前已覆盖105家大型餐饮企业及学校食堂。

3.深化信用建设:对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成效较好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红榜表扬,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对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有差距的单位给予黑榜曝光,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认真整改,并通过媒体曝光典型案例。

  4.营造共治氛围:通过“食品安全宣传周”“你点我检”等活动,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畅通12315投诉举报渠道,2025年共受理餐饮类投诉61件,办结率100%。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针对您提出的建议,我局将重点从以下方面深化落实:

(一)注重科学规划,着力构建全民保护格局。

以建立现代非遗保护传承体系为中心,抓紧做好我县“十五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明确省级以上名录项目保护方向和资金安排。定期召集相关部门对非遗重大问题、重点工作进行及时协商,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保护格局。文旅、民宗、教育等部门,应结合职能,加强配合,积极开展非遗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等活动。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适时组建非遗保护协会。

(二)深化基础建设,着力提高综合保护绩效。

重视非遗信息化建设,充实完善保护资料库、数据库,逐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利用最大化。开展保护工作综合评估,加强学术研究和传承指导。举办专业人员、传承人、志愿者等队伍的业务培训,通过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传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申报各级名录,推动项目科学保护,加大对非遗保护中心的扶持力度。

(三)加强政策保障,着力扶持重点项目传承。

积极发挥政府在培育非遗生产性项目中的主导作用。完善保护经费补助办法,加大对濒危项目、自身发展困难的传承单位的保障。条件成熟时,设立非遗保护社会基金,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项目,将作为深入挖掘的重点,进行深度征集、挖掘、整理、推荐,提高知名度。

(四)拓宽保护思路,着力推进非遗阵地延伸。

探索非遗传承发展新途径,加大非遗保护发展与乡村振兴、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机融合,推动村级非遗传习所的设立。充分利用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演出团队及场所,用于传习、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大整体性保护、生态性保护力度,促进乡村生态文明,打造非遗特色小镇、非遗主题小镇。

(五)多措并举强化餐饮行业规范管理

1.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出台《餐饮服务质量提升管理办法》,细化环境卫生、服务规范、价格监管等标准,明确执法检查频次及处罚细则,提升监管规范化水平。

2.强化部门协同执法:联合城管、卫健、消防等部门开展“综合查一次”行动,避免重复检查,提升执法效率;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红餐饮”“夜市摊点”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

3.创新智慧监管模式:扩大“明厨亮灶”覆盖范围,推动中小餐饮单位接入监管平台;探索运用AI智能识别技术,自动监测后厨违规操作行为,实现“非现场监管”。

4.深化诚信体系建设:推行“红黑榜”公示制度,定期公布餐饮单位信用评级结果;联合行业协会开展“诚信示范店”评选,引导企业自觉规范经营。

5.加强社会共治邀请人大代表、媒体记者、消费者代表参与执法检查,常态化开展“食品安全开放日”活动;优化投诉举报奖励机制,鼓励群众参与监督。

  四、恳请监督与支持

  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市场监管工作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参与和监督。我们将以此次提案办理为契机,持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担当,全力打造让群众舒心、放心、安心的餐饮消费环境。感谢你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元谋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