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静、邱江委员:
关于保障音体美等副科课程教学的建议的提案(第1004009号)已经交由我单位办理,现就提案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教育政策引导”的建议
建议已经采纳。具体落实情况如下:
县教育体育局已出台《元谋县中小学音体美课程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体育、美术课程每周课时不得少于2节,高中阶段根据课程标准合理设置课时,严禁主科课程挤占音体美课时。
将音体美教学质量纳入学校年度考核体系,考核权重不低于15%,考核结果与学校评优评先、校长绩效考核直接挂钩,推动学校切实重视音体美教学工作。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利用多种渠道,如学校公众号、家长会等,向学校、家长和社会宣传音体美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转变传统观念,提高对音体美等课程的重视程度。
二、关于“优化课程设置”的建议
建议已经采纳。具体落实情况如下:
组织全县中小学对照国家课程标准,重新修订课程表,确保音体美课程固定课时、固定教师、固定教学内容,并通过“智慧校园”平台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控。
鼓励学校结合地域特色开发音体美特色课程,目前已培育出元马镇小学“非遗剪纸”、黄瓜园中学“彝族左脚舞”、元谋一中“校园足球”等12个特色课程项目,丰富了副科教学资源。
三、关于“加强师资引进和培训”的建议
建议已采纳,具体落实情况如下:
已落实情况:2024年通过公开招聘引进音体美专业教师15名,补充到农村薄弱学校;组织开展音体美教师技能大赛、教学研讨会8场,培训教师300余人次。
计划每年引进专业教师不少于5名;与楚雄师范学院合作开展“音体美教师专项研修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创新能力。
四、关于“完善教学设施”的建议
建议已经采纳。具体落实情况如下:
已落实情况:2024年投入800万元,为10所农村学校新建或改造运动场6个、音乐教室4间、美术教室5间,配备钢琴、画板、体育器材等教学设备300余件。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过程。元谋县加大中小学音体美等紧缺学科专任教师的招聘补充力度,2024年全县通过紧缺人才引进、事业单位招聘、安置公费师范毕业生等措施补充紧缺教师111人,其中引进紧缺高中教师30人;实施城区8所学校116名教师公开选调和县外16名优秀教师选调工作,全县教师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和补充。同时,充分挖掘现有教师潜力,将一部分有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专长的教师培训转岗,逐步实现一专多能,满足教学需求。
五、关于“加强家校合作”的建议
建议已经采纳。具体落实情况如下:
建立“家校共育”机制,每学期组织“音体美教学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走进课堂观摩教学;通过家长微信群、学校公众号定期推送音体美教育理念和家庭互动指导方案,引导家长重视孩子全面发展。
联合县妇联、总工会开展“亲子艺术嘉年华”“家庭运动日”等活动,吸引3000余户家庭参与,营造了家校协同促进音体美教育的良好氛围。
六、关于“建立评估机制”的建议
建议已经采纳。具体落实情况如下:
建立音体美学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课堂表现、技能掌握、活动参与等方面进行过程性评价,评价结果纳入学生成长档案。
将音体美教师教学评估结果与职称评聘、绩效工资分配挂钩,同时开通学生、家长线上反馈渠道,每学期收集意见建议并督促整改,不断优化教学质量。
七、关于“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建议纳入明年待落实事项。明年落实前计划开展以下工作:
实施“音体美教师轮岗交流计划”,安排城区优质学校音体美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期限为1学年,带动薄弱学校教学水平提升。
八、关于“加强社会支持”的建议
建议已经采纳。具体落实情况如下:
与县内3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争取捐赠资金,用于购买音体美教学器材;联合县文旅局、文化馆等单位,邀请专业艺术家进校园开展讲座、培训20余次。
九、关于“创新教学模式”的建议
建议已经采纳。具体落实情况如下:
已落实情况:一是推进音体美等学科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辅助音体美教学,增强课堂互动性与吸引力。二是深化校社合作,联合企业、文化机构开发课外实践项目,拓宽学生视野。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教学模式,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推动实践活动常态化,切实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体育馆、美术馆合作,开发课外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活动,拓宽学生视野。
十、关于“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建议
建议已经采纳。具体落实情况如下:
指导学校在音体美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模式,尊重学生个性差异,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展示方式。
每学期举办全县中小学生艺术节、运动会、书画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激发学生参与音体美学习的热情,促学生全面发展。
感谢你们对元谋县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元谋县教育体育局
2025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