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云强、杨丽玫、李松珍、庄颐芸等12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争取实施金沙江沿岸人工造林修复生态环境的议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事关民生、生态安全和人类的未来,生态修复是现阶段实现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按照《关于编制<长江经济带干流绿色生态廊道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规区函〔2017〕300号)、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水利厅、云南省自然资源厅、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文件《关于印发云南省加快推进金沙江两岸造林绿化实施方案的通知》(云发改农经[2019]111号)要求,我县已经启动编制《长江经济带元谋段金沙江流域林业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为了科学、合理编制此项生态修复规划方案,元谋县林业和草原局已于今年3月份委托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生态分院完成此项编制工作。2020年3月20日-27日,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生态分院先后派出12名专业技术人员在当地林草部门、乡镇林业技术人员的配合下开展了外业调查、资料收集等项工作,现已完成初稿,并已征求了涉及到的物茂、江边、姜驿等乡镇和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分局等县级有关部门的意见,9月29日已组织省州专家进行了审查,按照审查意见修改完善后可完成总体规划的编制,10月份开展可研报告编制。我局将在此基础上,积极向上级争取列入国家生态修复项目库,争取项目和资金组织实施。该生态修复方案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规划:
一、金沙江流域林业生态修复规划方面
以金沙江为主线的“两江两河”流域面山进行生态保护和修复(“两江”即:金沙江、龙川江,“两河”即:勐冈河、蜻蛉河)。主要从防护林建设、森林质量提升建设、经济林建设、乡村绿化、天然林保护和公益林管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防火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七个方面开展规划工作。其中规划区具体目标为:实施人工造林面积2153.2hm2,封山育林14242.4hm2,森林抚育2762.6hm2,湿地保护3032.6hm2,发展芒果、火龙果、柑橘、凤梨释迦、青枣等特色经济林572.1hm2,乡村道路绿化175.5hm2,乡村绿化1633.2hm2,森林管护面积21535.1hm2/年,投入政策性森林火灾保险林地面积21535.1hm2/年,引水工程25.2km。估算投资约30.9亿元。
二、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方面
将乌东德电站建成后形成的内陆淹没区纳入新增湿地理,与原有金沙江河流水系湿地连为一体,全面构成以天然流域湿地为基础和主体、以湿地保护小区为补充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具体措施为在金沙江及其支流水系龙川江、勐岗河、蜻蛉河两侧、源头建设生态公益林工程;对金沙江重要水源林15度以上坡耕地有计划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对于局部小块区域的植被恢复,在与原生态环境融合的前提下,结合景观建设,开展植被景观塑造性质的恢复;对河流水岸的保护和水源涵养林的保护,结合工程保护措施:如护坡保护,采用绿化措施以提高景观价值,在岸边种植垂柳等护岸灌木、乔木,既提高岸线的观光价值,又切实加强岸线保护。对野生濒危植物的区域开展针对性的养殖繁殖禁养圈,为野生动物栖息创造条件;对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在湿地两侧及主要水源地建立水源涵养林及水源涵养林保护区。
三、造林配套工程方面
对于造林地块不在路边、交通不便的地块,通过引水解决。为解决人工造林的苗木需水要求,拟从造林地块附近的水库作为水源点引水,修建高位蓄水池蓄水,铺设主供水管网引水到各实施地块,保证造林后的树木在干旱季节能够浇灌,提高造林成活率,确保造林造一片、成功一片。
四、环境保护方面
通过建设期和管护期的工作要点,在建设期内采取加强空气质量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加强水环境保护、固体废弃物处置等系列措施,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教育,提高环境保护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等方式,加强建设期的生态环境保护。在管护期内,施肥和农药的使用上,有条件的地方尽量使用有机肥,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采取保护林下非干扰性植被和枯落物、套种固氮植物、不使用除草剂、有害废弃物妥善处理等地力维护措施,加强管护期的生态环境保护。
五、水土保持方面
通过制定专项的水土防护措施,改良整地、挖塘工艺,在陡峭地块下方设置必要的护坡及挡墙。通过兴修提水节能工程、改良水平梯田、打坝淤地等拦蓄泥沙,可以使防治水土流失效果显著;适当调整坡耕地及沿江河两岸农地的种植结构,种植经济林果,可有效地防治了水土流失。
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林业工作的关心及支持,请你们一如既往关心、关注林业工作,为金沙江沿岸生态环境的修复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言献策。为建设元谋的秀美河山贡献自己的力量。
元谋县林业和草原局
2020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