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勇娟、阮春海、郭明秋、普国如、杨跃波、文晓荣、普建聪、文玉、罗炳梅、文筱青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请求规划建设平田乡污水管网及相关设施》的议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你们对环保工作的关心和支持。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环境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日益突出。州生态环境局元谋分局近年来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建设美丽元谋为重点,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加快推进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州生态环境局元谋分局根据省、州、县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决策部署,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治理,先易后难、梯次推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生态为本、绿色发展”的原则,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目前,元谋县10乡镇、77个行政村中,已完成污水治理29个行政村,行政村污水治理率为37.66%,其中收集处理率为11.69%;597个自然村中已完成污水治理211个(其中纳管24个,设施建设28个,资源化利用159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为35.34%、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率为26.63%。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规划引领
为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坚持规划先行,元谋分局委托第三方技术服务单位编制完成《元谋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为全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部门责任分工,提出了治理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根据“十三五”期间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实际情况,拟定了元谋县“十四五”期间纳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规划清单,提出了每年需要完成治理的村庄清单和治理任务,为“十四五”和今后能更精准的开展好元谋县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力度
自“十三五”以来,先后投入资金9500余万元,实施了53个村小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争取生态环保资金2100余万,组织实施了龙川江元谋县江边断面(黄瓜园)上游周边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元谋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老城乡)水污染防治及元马镇丙华村、清河村、老城乡丙间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项目;整合水务、水电移民、扶贫等部门资金7470余万元,组织实施了龙川江元谋县城区段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水电移民搬迁安置点、甘塘扶贫易地搬迁安置点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通过项目实施,各村落环境卫生得到极大的改善,为美丽乡村建设、文明村建设、乡村休闲旅游村建设等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深入排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
依托云南省农村生活污水信息采集APP,全面系统排查辖区内村庄的空间信息、人口规模、周边生态环境敏感程度、治理现状等,严格信息填报质量管理,切实提高云南省农村生态环境监管信息系统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全面摸清辖区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底数,结合元谋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农村厕所革命、美丽乡村、乡村振兴规划等,进一步优化、细化、实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清单、项目清单、制定年度工作目标计划,加快推进实施。
四、分区分类施策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制定《元谋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 2024 》和《元谋县2022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计划》,以生态化、资源化、可持续为导向,坚持以用促治方针,根据村庄所处区位、人口聚集程度、地形地貌、自然气候条件、生产生活习惯、排水特点及排放要求、经济承受能力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采用简便实用的污水收集处理模式。到2024年底,全县新增13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5%以上,其中完成4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收集处理率达到15%以上。
五、强化污水治理新项目策划包装,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切实推动农村污水治理项目有效落地
元谋分局积极向省、州汇报,争取“十四五”期间谋划项目入库,省评估中心先后组织元谋分局参加了3批次的省级项目入库可研帮扶审核,审核了7个项目,概算总投资2.06亿元。截至目前,通过审核并入库项目有1个,元谋县新河水库、弯腰树水库、坛罐窑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治理项目,概算总投资3649.48万元,该项目已完成实施方案编制、发改立项批复及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库的入库申报。
尽管我县的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工作近几年得到了明显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也日益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制约工作深入开展的不利因素还没有完全破除,农村水环境质量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部分地区甚至还有恶化趋势。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下一阶段,我们将着力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强化责任担当。切实增强改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决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摆上重要位置,完善组织体系,落实部门职责,明确整治目标,加强协调,形成合力,确保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二是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坚持以元谋县“十四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和要求为引领,结合县情、乡情、村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多措并举,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示范带动,梯次推进我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改善农村环境。三是落实治理任务。结合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确保完成省、州下达的目标任务。结合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排污许可证核发等行政许可事项,对农村新建小区设置污水处理前置条件,持续提升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四是创新举措,积极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方面鼓励低成本,可持续模式。坚持经济实用、简便易行的原则,以操作简单、管理方便、易于维护,资金投入较少、运行稳定的设施和技术为主,少用或不用工艺技术复杂、后期维护要求高的高耗能设施设备,例如氧化塘、厌氧池,将土地进行适当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依靠塘内生长的微生物来处理污水,并设置围堤和防渗层,防止其污染地下水,也可以种植水生植物和进行水产养殖,将污水处理与利用结合起来,实现污水处理资源化;科学合理利用农村现有的管网、沟渠和库塘,通过改造完善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治理,不搞大拆大建,降低建设成本。另一方面探索易管理、可复制模式。常住人口和日污水产生量少,不具备接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不便于集中连片整治的自然村,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村庄现有排水设施,以单户、联户、自然村等为单位因地制宜收集农户家庭产生的污水(灰水)和户用化粪池产生的尾水(黑水),经无害化处理达标后,用于庭院绿化、农田灌溉、林业灌溉不外排、不乱泼、不乱倒,以用促治。五是积极谋划申报项目,争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入库。以区域、流域、连片方式积极谋划编报申报项目,加强与省州生态环境部门汇报,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对人口集中、环境敏感区域建设处理设施,集中处理后排放或利用,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补齐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短板,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步伐,为建设“美丽元谋”奠定良好基础。六是建立常态化维护管理机制。积极探索群众“众筹”模式,通过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优先在积极性高的农户推广生活污水治理,组织群众参观感受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后的农户庭院,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增强村民对“干净生活”的向往和“我要干净”的自觉,从而提高群众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维护管理污水治理设施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学习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一人一月一块钱,干干净净过一年”的管理经验,探索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维护管理队伍,积极培养农户付费意识,以“政府投入公共服务为主,农民缴费参与为辅”的原则,收取少量费用,提升农村居民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希望你们今后继续监督、指导和支持我们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