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正文

楚雄州生态环境局元谋分局对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6号议案的答复

索引号:11532328015177503N-/2024-0909012 公开范围:公开 著录日期:2024年09月10日 主题词: 文  号:元环复〔2024〕3号 生效日期:2024年09月10日 发布机构:元谋县政府办

曾彩雯、杨保寿、韦猛、郑志和、陆贵、杨连忠、泰焕华、张翠美、武慧、吴元顺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大化解无村集体收入村组农村污水管网欠账》的议案,已交由我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大家对我县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环境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日益突出。为加快推进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州生态环境局元谋分局根据省、州、县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决策部署,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治理,先易后难、梯次推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生态为本、绿色发展”的原则,以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金沙江龙川江干流支流沿岸、国道省道重点道路、城乡结合部为重点,逐步向其他区域全面推进的思路,采取“试点先行、集中攻坚、整县推进”三个阶段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目前,元谋县10乡镇、77个行政村中,已完成污水治理66个行政村450个自然村,行政村污水治理率为85.71%。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化制定治理目标。科学编制了《元谋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元谋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元谋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县推进工作方案》等规划,突出以用促治、利用优先,用两年时间,完成463个村3.84万户14.67万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其中,打造完成7个示范村,到2024年底全面消除元谋县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放现象,实现“三不到”,即看不到污水横流,无污水直排环境水体,无粪污直排或化粪池溢流现象等;闻不到臭味,不在农村公共空间或房前屋后形成黑臭水体、臭水沟、臭水坑,排水沟渠排水通畅,不积存大量生活污水和淤泥等;听不到村民怨言,治理成效为村民群众所认可,有效促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全面推进。

二是先行先试,找准“路子”,解决“怎么建”的问题。元谋县认真践行“三法三化”,突出典型引路,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通过2023年上半年103个试点村建设,探索了适合元谋的四种治理方式,即:县城及城镇周边村庄纳入城污水处理厂处理一批;生态敏感区、高效节水灌溉系统覆盖区集中设备设施处理一批;“小三格+大三格”化粪池+资源化利用(户数多且居住集中村庄)处理一批;“小三格”化粪池+资源化利用(户数少、居住分散村庄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处理一批。治理经验于2023年8月入选云南省典型案例并到四川广元参加西南地区典型案例交流,小羊庄“三水共治”在第三届中国节水论坛进行交流发言。

高站位统筹推进变“单一治”为“综合治”坚持系统思维、综合施治,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县级分管领导为专班负责人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整治、农村污水治理的工作专班,制定出台系列三年行动计划,全力实施以总投资达24619.55万元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县推进试点为引领,一体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厕所革命等人居环境提升整治项目。比如,在元马镇小羊庄统筹实施了人饮提升、雨污管网改造、污水处理站、户侧改造、巷道硬化、清理“五堆十乱”、村庄美化绿化等为一体的人居环境提升整治项目,对小羊庄村164户农户自来水饮水供水管网进行智能化改造、建设污水收集管网和一体化处理设施,共铺设污水管网5707米,建设污水检查井287座,更新人饮管道4099米,新建日处理5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站一座,并将农村饮水、农村污水治理委托第三方运维管理,确保工作高位统筹、整体推进,取得实效。

多渠道筹集资金变“单一筹”为“多处筹”通过“政府争取项目支持一点、社会资本投资一点、村组两级出一点、社会力量帮一点、群众投工投劳降一点”的多元投资方式,共筹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金13629.64万元实施三批次463个村污水治理,其中: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3202.15万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县推进试点“以奖代补”资金2104.2万元,社会捐赠资金2300万元,村组集体集资及群众投功投劳折资6023.29万元。整合到的财政资金按照每户1500元标准给予补助。

健全管护机制,变“不好管”为“管得好”建立健全企业指导、村组管理、群众缴费等制度机制,形成县级政府为责任主体、乡镇为管理主体、村级组织为落实主体、农户为受益主体、运维机构为服务主体的“五位一体”运维管理模式。采取共建统管的模式,污水项目验收合格后交由村民小组将其纳入村集体资产管理,村民小组建立村规民约,成立管护工作组,明确具体人员负责本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维护管理模式,户内设施由农户负责管理维护,农户以外的设施由村集体负责管理维护,管理维护费用由村集体按照“一事一议”协商解决,让群众当主人,自己的事自己管,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目前,已完成生活污水治理66个行政村450个自然村均建立了村规民约,实现污水治理率达85.71%,项目管理运行良好,实现了由“不好管”向“管得好”转变。

六是激发内生动力,变“要我治”为“我要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小组为单元,开展“支部发动、党员带动、群众主动”环境卫生攻坚行动,坚持自己的村情自己熟,自己的事情自己议、自己的方案自己定、自己的村庄自己建,村内污水不见了、路道变宽了、环境变美了,群众得到实惠了,思想意识也在悄然变化,更加积极主动的投身到人居环境提升整治行动中来,破解了“政府干、百姓看”的不良局面,实现了群众由“要我治”到“我要治”的思想转变。

七是全面开展提质增效,实现个全覆盖。组织乡镇对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场自查自评具体判定标准”,对2023年以来实施的三批次批463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自然村进行自查自评,实现乡镇自查全覆盖。组织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部门对完成农村生活治理的463个村采取实地查看、入户走访群众和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全面核查,并通过现场反馈、集中反馈和书面反馈三种方式将现场核查情况及时反馈施工单位和乡镇主要领导,由乡镇根据反馈问题进行整改,暂时无法立行立改的要求建立“问题清单”,限期整改,实现县级核查全覆盖。组织乡镇系统填报人员,对“农村生态环境监管信息系统”进行集中实操培训,并对系统填报内容进行全面复核,确保信息系统数据与实际建设情况完全一致,实现系统录入全覆盖。强化项目前期方案论证,坚持一村一方案,一村一模式,组织生态环境、住建局、水务、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对各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进行集中审查,确保实施方案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实现治理方案审查全覆盖

二、所提意见建议采纳情况

各位代表提出的“建议一是由县财政局设立农村污水管网建设奖补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以各乡镇的建设进度及使用成效为依据以奖代补,同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用于解决完成污水管网建设村组的资金缺口问题。二是建立村级债务化解分类包保工作机制。县乡村振兴局和各挂包单位要将村级债务化解工作纳入驻村工作队重要工作内容,对挂包的无村经营主体与集体经济薄弱村、负债较重村建立产销对接、项目合作、资金帮扶、技术扶持、人才支持等多种类型帮扶方式,以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增加村集体收入。”等建议非常具有针对性、指导性,我局全部采纳。但由于元谋属农业县、非脱贫县,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争取各级县级财政投入农村污水治理资金较为有限,目前能用于我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1500元/户补助财政资金,仅仅有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县推进试点“以奖代补”资金,资金来源窄,因此,我县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县推进时,县委县政府明确了,各乡镇应根据村庄和各农户自然地理因素、基础设施条件、环境改善需求等,因地制宜、分村施策,分类确定治理模式,以资源化利用为主,优选经济适用,投资小易管理的污水处理方式。并调动群众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做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依靠群众、整治成果群众共享。按照“政府争取项目支持一点、社会资本投入一点、村组两级出一点、社会力量帮一点、群众投工投劳助一点”五种方式筹集项目建设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建设资金补助。下一步,在财政资金宽裕的情况下,将对工作积极性高,发动群众好,工作提前完成的乡镇给予额外奖励资金。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对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导,督促各乡镇在赶进度的同时,要把好工程质量关。对照《元谋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要求,对照标准规范化建设工程,确保符合要求,严把编制关、施工关、验收关、质量关。处理好建设速度与工程质量的关系。在坚决完成目标任务的同时,严把工程质量,建成后要切实发挥实效。

各位代表,大家的建议既是对我们的鼓励也是对我们的鞭策,我们深知,我们所做的工作与群众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推进力度。感谢大家对我县生态环境工作提出宝贵建议,希望今后继续得到大家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楚雄州生态环境局元谋分局

2024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