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志聪、杨微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组织元谋史前文化考古发掘研究为“元谋人”生命起源科学探寻胜地提供科学支撑的建议》(第98号提案)收悉,衷心感谢你对元谋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局高度重视你提出的建议意见,落实专人进行了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首先介绍一下元谋猿人遗址和元谋古猿化石地点的历史背景:
1965年5月初,地质工作者钱方、浦庆余一行,在元谋大那乌村盆地上那蚌村后第四纪更新世早期地层中,发掘出左、右中门齿各一枚,属青年男性,形态特征与北京人相似,时代比北京人更早。经地磁仪器科学手段测定,这两颗牙齿化石为距今170万年的原始人类所有,属直立人种中的一个新亚种--直立人元谋新亚种。元谋人的发现,对于揭示人类演化和发展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元谋人早于“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猿人,从而把中国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的年代推前了一百多万年。元谋人遗址的发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科研价值,中国及一些国家已将此发现写进了教科书。
元谋古猿首次发现为1986年10月,在云南省古人类省、州、县联合考古发掘及研究元谋课题组“国家九五攀登计划专项‘早期人类起源及环境背景的研究’云南课题组”,十多年先后相继在元谋县所进行的18次大规模考古调查、发掘及研究,共发现竹棚豹子洞箐、小河蝴蝶梁子、房背梁子、雷老大树箐梁子古猿化石地点四处,含古猿化石地层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出土古猿化石标本2296件,其中头骨1件,完整颌骨1件,上下颌骨残段26件,单枚牙齿化石2268枚。与古猿伴生的以三趾马、剑齿虎为代表的哺乳动物群化石6000余件,约60多个种类。时代为最晚中新世,与禄丰古猿相比,时代大体相当或稍晚,距今约800—600万年前。是我国乃至亚洲出土古猿化石数量最多、最接近人类并向人类进化的古猿化石地点,对于人类起源与演化、进化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学术价值。至于元谋古猿化石的系统地位,生存的确切年代等“国家九五攀登计划专项”,目前正在进行着紧张的研究。元谋古猿化石地点,已经于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元谋史前文化考古发掘研究我们正在做的工作
1、由吴俣局长专门带队多次到省文物局和省考古研究所进行请示、汇报、对接,请省文物局和省考古研究所帮助我们申报元谋人遗址和元谋古猿化石地点的考古发掘项目。
2、启动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元谋古猿的CT解译及环境背景的深入研究》及《云南雷老古猿化石地点2006-2007年度发掘研究报告》资料复查的元谋古猿化石地点调勘工作。该两项工作由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高峰领队,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云南大学开展合作,2021年5月开始,预计2023年5月结束出成果。
3、全面收集元谋县史前文化考古发掘研究相关资料及研究成果。在省考古研究所高峰研究员的支持下,现收集相关资料及研究论文目录90余篇,下一步陆续拷贝到位,制作成资料汇编,将更好地为“元谋人”生命起源科学探寻胜地提供科学支撑。
三、下一步工作:
1、继续向省文物局和省考古研究所申请对接,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牵头,长期申报元谋猿人遗址、元谋古猿化石地点考古发掘任务,带领当地文博事业单位长期坚持元谋猿人遗址和附近早更新世地层及元谋古猿化石地点的考古发掘工作,预计每年发掘面积为200—500平方米。
2、欢迎全国高等院校具有考古发掘资质的院系申报元谋猿人遗址和元谋古猿化石地点的考古发掘执照,来元谋进行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的实习和研究。
3、根据我国涉外考古的相关规定,争取与国外研究单位的合作;
4、继续加强与省内外相关院系的联系,来元谋猿人遗址和元谋古猿化石地点参观、实习,举办地质夏令营等科普教育活动。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县文化文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希望今后继续得到你们的关注和支持。
元谋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1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