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元谋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元谋县农业农村局对县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13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11532328015177503N-/2022-0906005 公文目录:政协提案 发文日期:2022年09月06日 主题词: 文  号:元农字〔2022〕43 号 成文日期:2022年07月27日 发布机构:元谋县政府办

周于茸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加快生物育种战略产业的发展,打造育种天堂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案由:元谋县属南亚热带干燥气候,冬春温暖无霜,各种类型的地域形成天然的隔离屏障,有30多年的繁制种经验,有100多家繁制种生产商和供应商在元谋,繁制种已成为元谋县部分地区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但还存在土壤逐年退化,病虫害频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自有品牌开发滞后,劳动生产效率不高;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加快蔬菜和麦类繁制种创新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势在必行。

现就您提出的13号提案答复如下:

元谋县立足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天然温室”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冬繁制种产业。

一、元谋种业发展基本情况。元谋县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全年基本无霜,年平均气温21.5℃,耕地面积47万亩,素有“中国冬早蔬菜之乡”的美誉。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入选全国第一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2022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元谋现代农业产业园于2020年通过了省级验收。自1973年元谋加代繁殖玉米开始,元谋县充分发挥冬季气候资源优势,开展以蔬菜为主的冬繁工作,在农业农村部的关心支持下,2017年元谋县认定为国家冬繁良种繁育基地,2018年实施了元谋县国家麦类蔬菜科研冬繁制种基地建设项目。通过多年的建设,元谋制繁种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逐步形成了以蔬菜和麦类为主的“育繁推”现代产业体系。

二、取得的成效

(一)制繁种产业稳步推进。据统计,2021年全县冬繁制种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25家,育繁种面积1.5万亩,产量120万公斤,产值达3.05亿元。育繁种主要品种有蔬菜、麦类(青稞)、油菜、红花、蓖麻等,已成为以十字花科蔬菜、春小麦为主的国家冬春种子繁制种基地和全国重要的冬繁育制种中心。

(二)工厂化育苗迅速发展。随着元谋县蔬菜产业的发展,工厂化育苗在蔬菜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县蔬菜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截止到2021年底,元谋县有30个新型经营主体开展蔬菜工厂化育苗社会化服务,共建成育苗钢架大棚486个,设施面积46万平方米,育苗规模6亿株/年,品种主要有番茄、辣椒、黄瓜、甘蓝、玉米、花椰菜等,育苗产值达2.4亿元,茄果类蔬菜实现100%工厂化育苗。蔬菜种苗辐射全省,远销四川、重庆、贵州、广西等地。

(三)制繁种地位逐步凸显。一是保障了国家粮食(麦类)优质种子的供给。每年加代扩繁西藏自治区、西北、东北的青稞、小麦种子2300亩,生产种子43.2万公斤,满足400多万亩麦类种植的种子需求。二是蔬菜制繁种影响力不断提升。每年蔬菜制种稳定在1万亩以上,可提供60万公斤以上蔬菜种子保障全国1200万亩蔬菜种植,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三是打破了部分蔬菜种子被国外“卡脖子”的垄断。如:云南思农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花椰菜、黄瓜、南瓜等5个品种种子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品牌;云南金诚种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金诚2号”“金诚红迪”等8个番茄品种获得“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元谋金辉冬早蔬菜有限责任公司的“瑞佳1611”“冬早红甜”番茄种子获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登记。元谋县共获制繁种专利14项,制定蔬菜种子生产技术云南省地方标准6项,自主研发的16个蔬菜品种在农业农村部进行了登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四是有力地支撑全省农业产业发展,每年生产6亿株以上的工厂化蔬菜种苗,可满足元谋和保山、德宏、大理等地区20多万亩大田蔬菜种植用种需求,带动蔬菜产值30亿元,为全省蔬菜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四)产业链延伸情况。通过制繁种项目的实施,将带动全县种业展示、旅游观光、种子加工等产业发展,形成一个集种子生产、加工、交易、展示、科研、旅游一体的全产业链,建成全国知名的种子批发、零售中心。

三、人才队伍及市场建设情况

(一)人才队伍建设。近3年来,先后成立了方智远、朱海山、张仲凯、尼玛扎西等6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同时,聘请了云南省农科院园艺作物研究所、云南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云南省农科院环境与资源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楚雄州科技局、元谋县农业农村局、元谋县科技局等40多名相关专家组建元谋蔬菜研究所,联合52户种业相关新型经营主体及科研单位成立元谋县种子产业协会,统筹县内的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县农技、植保、农机及10乡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力量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为元谋现代种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科研单位入驻。元谋冬繁制种产业通过40多年的发展,凭借着独特的暖冬气候和特殊的地形地貌,已成为以蔬菜、麦类(青稞)为主的国家冬春种子繁制种基地和全国重要的南繁育制种中心,是蔬菜、麦类、油菜、花卉等农作物“育种极佳地”,吸引了、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北京、天津、内蒙、宁夏、甘肃、新疆、西藏、云南、江苏、黑龙江、吉林、青海农科院,中国农大、云南农大、新疆石河子大学、沈阳军区后勤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先正达、日本瑞繁、台湾农友等102家科研单位和种子生产企业在元谋冬繁基地从事科研育种工作,推动了元谋现代种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市场功能配套日趋完善。通过多年发展,元谋县已建成交易区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建成占地面积300余亩、种业交易展示中心等建筑面积达1.97万㎡的元谋现代种业科技园、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企业投资建成交易区面积达5.8万平方米的元谋果蔬博览城,同时还建有信息收集发布管理中心、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交易结算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市场功能的日趋完善,不仅为元谋及周边地区的果蔬、种子、农资及农产品有序流通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也为元谋县绿色果蔬、种子冲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种业产业发展目标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聚焦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以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突破,以供种安全为底线,突破“卡脖子”技术攻关。以种业企业为主体,以净化市场为保障,汇聚资源、集中攻关、重点突破,健全体系、创新机制、强化政策,构建种业全产业链,加快种业振兴,把元谋打造成西南最大、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育种天堂”。2022年起草了元谋县种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方案,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突出我县“育繁制”在全国、全省的产业基础和独特优势,以保障粮食安全、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聚焦种子端“引、保、育、测、繁、推”全产业链打造,实现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流通链贯通,系统推进现代种业强县建设,加快构建“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现代种业产业体系,在元谋县挂牌成立中国农业大学云南现代种业研究院,现代种业科创中心、孵化园,形成校地企共赢的全产业链技术联盟,全面提高资源保护、育种创新、品种测试和良种繁育能力,提升种业企业竞争力,加快种业振兴,奠定种业根基实现由制种大县向种业强县新跨越。

2022年,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建立中国农业大学楚雄现代种业研究院,与云南农业大学合作建立有机农业研究基地,与西藏农牧科学院合作建立共建共推合作关系,与广东英农农业科学研究院合作建立元谋分院。

2023年,通过招商引才,加快南繁基地建设,与青海、黑龙江、山东等省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种业基地,出台种业管理条例,规范种业管理。

2024年,全县繁制种面积达4万亩,种子产量400万公斤,产值8亿元以上,建成工厂化育苗大棚60万平方米,年出苗12亿株以上,产值4.2亿元以上,种业综合产值25亿元以上。育种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培育绿色、优质的果蔬新品种42个以上,良种覆盖率达98%;基地生产水平明显增强,繁制种基地高标准农田覆盖率达73%以上;培育国家级种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种业龙头企业6家,企业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全县优势特色种业企业阵型初步形成。

感谢各位委员对我县制繁种产业工作的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元谋县农业农村局将按照县委提出的产业发展思路,加大对种业产业的投入,优化产品结构,培强壮大绿色产业,加快生物育种战略产业的发展,加速元谋农业转型升级。

元谋县农业农村局

2022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