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元谋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元谋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元谋县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索引号:ymx-/2022-0706001 公文目录:发展规划 发文日期:2022年07月06日 主题词: 文  号:元政办通〔2022〕21号 成文日期:2022年07月06日 发布机构:元谋县政府办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

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元谋县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2年7月6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元谋县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气象事业是党领导下的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发展气象事业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是开启气象现代化向更高水平迈进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元谋气象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黄金期。规划好“十四五”时期元谋县气象事业发展蓝图,认真谋划气象发展思路,丰富气象发展内涵,提升气象服务水平,对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对气象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扣时代发展前沿,紧跟党中央决策布局,进一步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部署,以及“十四五”重要科学与技术趋势、重大改革和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举措、区域协调发展、关键目标指标等方面,以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建设更高水平的气象现代化为目标,以实施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政策和重大改革举措为抓手,全面谋划元谋县“十四五”期间的气象事业发展,是未来五年我县气象事业发展的纲领指南。

本规划实施期为2021年—2025年,规划范围为全县行政区域。

一、我县气象事业发展现状及形势

(一)气象事业“十三五”时期规划完成情况

“十三五”期间,元谋县气象局坚持“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要求,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重视气象防灾减灾基础建设,着力增强气象服务能力,以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和谐稳定为目的,在元谋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气象主管部门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下,全面实施《元谋县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经过5年的发展,全县台站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预报和防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公共气象服务领域进一步扩大,气象现代化水平和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初步形成结构基本合理、布局适当的综合观测体系、预报预测体系、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信息和技术保障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教育培训体系。

1.气象事业发展环境显著改善。中国气象局、云南省气象局和楚雄州气象局下发了一系列深化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相应出台了《楚雄彝族自治州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元谋县人民政府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云南省气象条例》《楚雄彝族自治州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检查,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县委、县政府把气象部门列入了县级规划、防灾减灾、安全管理、消防、烤烟生产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气象部门作为重要单位参与重大项目工程的规划、部署、实施,县财政逐年加大对气象的投入,为气象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县气象部门与县级相关部门合作更加广泛,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上下联动推进气象现代化工作新格局。县级气象部门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党建和文明创建、安全生产和维稳等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气象防灾减灾效益明显。有效应对了干旱、低温霜冻、暴雨、冰雹、高温等灾害性天气。决策服务和重大活动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对重点行业发展的总体贡献率明显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不断提高,生态气象服务能力得到强化。气象防灾减灾机构逐步健全,应急气象保障服务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公共气象服务覆盖面和满意率不断提高,农业气象服务成效显著,人工防雹增雨工作安全有效,山洪地质灾害气象保障服务成效明显。

3.台站建设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过去五年,全县气象部门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0万元。县级台站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县气象灾害预警中心业务用房项目建成,增加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业务综合平台建设居全州领先水平。改造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点5个,全部达到标准化。气象现代化水平快速提高,建成11个中尺度区域气象自动观测站、20个山洪雨量观测站,完成了人影指挥业务平台、综合业务一体化平台建设,全县建设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10个,组建了70余人的气象信息员队伍。建立了中长期预报及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预报预警质量、水平明显提升。

4.党的建设和文明文化建设不断提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要求,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准确、及时、创新、奉献”气象精神,县气象局连续保持“州级文明单位”称号。

(二)“十四五”时期气象工作面临的形势

未来五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攻坚时期,也是抢抓重大发展机遇,打牢发展基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关键时期。对元谋气象事业在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和深化气象改革,提高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信息的覆盖面,提高天气气候预报预测精准度,提升气象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国防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保障美丽元谋建设,防灾减灾的任务更加艰巨。“美丽元谋”建设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盼。一是局地性和突发性气象灾害对监测预警水平、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程度的要求更高;二是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对气象观测系统、自动化水平、综合观测系统运行保障要求更高;三是防灾减灾和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产品质量、及时性的要求更高;四是对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应急能力和规范化要求更高;五是“五网”建设、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重大战略对气象保障要求更高。

2.围绕绿色元谋建设,应对气候变化提出了新要求。关注气候变化可能引发的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等风险,提高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能力,有序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减缓气候变化不利影响,这些方面均要求强化气候变化基础科学研究和业务能力建设。风能、太阳能、空中云水资源、山区小气候资源等在元谋具有较高的经济开发价值,开展气候资源监测评估,积极推进气候资源开发,是增加清洁能源供应、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的客观要求。

3.元谋生态建设对生态气象保障服务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全县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步伐加快,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在合理规划主题功能区、城镇化发展、重大工程建设以及区域性经济开发,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方面均需要提供生态气象保障服务。

4.法治政府建设对气象依法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提出了新要求。县委、县政府就加快推进法治建设提出了要求。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深化气象管理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法律法规赋予气象部门的职能还没有全面正确履行到位,特别是在气象安全社会管理、气象行业管理、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地方气象发展机制、应对气候变化职责等方面,离期望差距还很大。需要置身于改革和法治的大局,按照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加快推进气象工作法治化。

5.科技进步为气象业务服务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随着以数值预报为基础、以人机交互平台为支撑、以常规观测分析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天气预报方式逐步建立,同时伴随着通信网络、数据处理及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精细化无缝隙的气象预报服务成为可能,特别是对低温雨雪冰冻、暴雨、强对流等重大灾害性天气的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将不断向纵深发展,气象服务面临在精细化基础上不断提高预报准确率的重大挑战。随着气象业务服务领域的拓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气象对公路、交通、旅游、电力等行业的贡献日益增加,气象服务信息发布能力显著增强,气象服务的方式和手段将更加多样化、信息化,自动气象观测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新设备、新方法的应用越来越多,综合观测系统的内涵更加丰富,天气气候等精细化的监测成为可能,同时将促进观测技术、预报技术和服务方式的交互式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经过“十三五”时期艰苦不懈的努力,我县气象事业发展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建设有了明显进展,但我县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仍然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解决。

1.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不足,特别是县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和气象灾害的精细化、定量化监测、预报、预警业务水平还不能满足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的要求。

2.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全社会应急响应机制不完善,政府、部门、基层组织和社会公众在灾害应急中的职责不明。

3.气象对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的保障能力不强,气象科研及业务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4.应对气候变化气象科技支撑不足,在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能力,有序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减缓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

5.气象业务服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设集约共享的基础设施资源方面能力不足。

二、“十四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领会把握元谋县“一枢纽两胜地两园两区”发展定位,贯彻落实元谋县委、县政府和楚雄州气象局各项工作要求,进一步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提升,紧紧围绕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对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总要求,以推动元谋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建设更高水平的气象现代化为目标,提升气象对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等方面的基础性保障能力。

(二)基本原则

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牢把握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认真落实“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总任务。为此,要牢牢把握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立足科技型部门定位,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把业务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形成以创新驱动为主要引擎的业务科技体制,进一步增强气象事业发展的能力和活力。

二是坚持把协调作为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持统筹协调、和谐发展和问题导向,针对气象发展的短板,逐个突破,在补齐短板中增强发展的协同性、整体性的同时,还要围绕需求、调整结构,不断优化气象业务服务产品体系。

三是坚持把绿色作为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要紧紧围绕“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着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战略,拓宽气象发展新领域,为应对气候变化、实施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保障能源安全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提供气象科技支撑。

四是坚持把开放作为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要牢固树立“共赢才有合作”的理念,打开气象看气象,开放合作干气象,充分利用部门资源、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来发展气象,在共谋共建共享中实现多赢,为气象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着力拓展气象发展新空间。

五是坚持把共享作为转型发展的根本目的。要始终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加强民生气象服务,着力提升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气象服务的覆盖面和满意度,着力促进发展成果普惠人民。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齐备、运行高效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装备、技术、人才、台站建设水平和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精细化水平显著提升,气象灾害风险防控能力和防御处置能力、公共气象服务和保障支撑能力、气象管理科学化水平和气象事业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生态保护与建设气象保障能力、效益显著提升,应对气候变化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性、科学性进一步提高,一体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显著提升,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精细化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与全省全州同步实现气象现代化。力争实现我县气象灾害造成经济损失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进一步下降,气象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气象服务满意度达到90%以上,县级以下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构健全率达到95%,人工增雨、人工防雹作业有效率达85%以上,现代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达到州内领先。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

加大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服务工作力度,建立集气象风险普查、风险识别、风险预警和风险评估于一体的气象灾害风险业务体系。建立元谋县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分类编制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

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分级负责、上下协调、部门联动协作机制,强化探索基层民政信息员、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员、气象信息员等实行“多员合一”与“一员多责”的工作管理机制。

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开展常态化的气象防灾减灾宣传与科普工作。

(二)继续加强公共气象服务,提升气象服务水平

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未来五年做到将基本公共气象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并列入元谋县公共服务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工农业生产紧密相关的重大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不断丰富灾害预警、影响评估、风险控制、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气象为工农业服务等公共气象服务产品。

加强城镇、交通、旅游、能源、环保等专业专项气象服务。建立完善城镇居民生活环境气象评价指数、城镇人居环境气象服务系统,开展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业务;推进主要交通干线、旅游景区、太阳能、风能、高原特色农业种植区等气象观测网建设,加强交通、旅游、空气质量等高影响天气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持续开展气候资源评价工作。

多渠道获取气象观测信息,提高数据收集、传输、存储、处理、共享与服务能力。加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的气象应用,加快“智慧气象”信息化工程建设。建立智慧业务、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在内的整体智慧气象体系。使气象数据、预报、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等信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实现全智能化流通,全面提高气象业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三)不断提高气象预报预警体系建设覆盖面和实效性

加强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优化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程序和环节,实现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及时传播。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扩大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加快基层气象灾害防御机构建设,实现乡镇、社区有气象工作站,学校、医院、车站等公共场所有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并充分发挥各类气象工作(服务)站、气象协理(信息)员、应急联系人以及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在气象灾情收集上报和预警信息传递中的作用,增强基层接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能力。

(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服务能力

加强和完善生态保护与建设气象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地面气象观测基础建设,提升生态环境气象综合动态监测能力,开展生态气候方面的技术研究和业务平台建设,加强生态环境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评估,提升生态环境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建立和完善人工干预生态修复和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加强生态服务型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元谋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工作管理体系和指挥作业体系,在重点水库汇水区域、重要生态保护区开展经常性人工增雨作业;进一步完善抗旱防雹、水库蓄水、森林防火、水资源开发、生态修复等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布局,强化生态建设的气象保障;实现粮食和主要经济作物主产区、重要江河流域、特色现代农业生产区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安全作业设施全覆盖,形成功能上与省州匹配、水平领先周边县市的现代化人工影响天气格局。

(五)提升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气象服务能力

针对高原特色农业的总体布局与需求,优化农业气象专业观测网布局,建立和完善蔬菜、水果、育种等特色作物的布局合理的专业观测网。依托高原特色农业省、州级气象服务系统,建设我县高原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直通式服务体系,面向农村合作组织、农业庄园、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组织开展针对农业气象灾害及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联合调查,完成农业气候资源精细化及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品开发、种植布局调整提供气象技术支撑。

(六)健全气象综合观测系统

统筹布局气象卫星接收系统、移动应急气象系统及环境气象、雷电等特种气象观测设施,重点加强无人自动气象站建设。确保到2025年,天气系统移动路径、预报关键区、站点稀疏区、城乡气象灾害重点防治区自动气象观测站覆盖率达到90%。完成建设我县气象通信网络备份链路、气象无线通信网、雷达气象信息数据接收应用中心,加快形成气象、水利、自然资源、农业、林业、环境保护、交通运输、能源、电力等部门间的气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七)加强气象事业支撑保障体系

加强对气象现代化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县、乡二级气象灾害防御组织指挥机构,确保气象防灾减灾部门联动机制运行顺畅。以采用政府购买服务岗位的方式解决人工影响天气及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中心人员不足问题。

完善气象事业多元投入机制。进一步健全气象事业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和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将发展当地气象事业纳入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随着经济发展和财力增长不断提高公共财政保障水平。

全面深化气象综合改革。推进气象业务、服务、管理、防雷等体制改革。

推进气象法制和标准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规范气象工作,促进气象事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州局为主、县局配合、机构健全、制度完善、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气象行政执法体系,完善以依法执法、文明执法、科学执法为先导的高效行政执法机制,制定、完善气象执法与许可配套制度,积极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四、“十四五”时期重点建设工程

(一)公共气象和气象防灾减灾工程

公共安全与应急服务保障体系。稳步推进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编制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实施气象灾害评估。建立气象信息服务站、气象信息员和气象灾害防御志愿者队伍管理和激励机制。加强应急、民政、自然资源、交通、水利、农业、环保、气象等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加强突发灾害应急气象保障,对重大气象保障做出快速反应。

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有效解决预警信息发布和预警信息覆盖“最后一公里”等问题,建设县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实现气象预警信息的统一收集、管理和发布。充分利用手机APP、预警大喇叭等发布平台,逐步实现行政村及重点区域气象信息服务全覆盖,全面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质量和能力。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针对在暴雨条件下的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分析,以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所产生的基础数据资料和监测预警数据资料为信息源,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实现地质灾害信息实时查询、系统自动分析与实时预警,为地质灾害防治分级管理决策服务,科学地预警地质灾害,并及时发布灾情信息,提高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能力,增强抢险救灾快速反应能力,达到减灾防灾救灾的目的,建设气象预警大喇叭、手机App等发布平台和接收系统。

短临预报预警业务体系。将短临预报预警业务体系建设作为提升为各级党委、政府、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障气象服务能力的重要抓手,重点围绕灾害性天气实时监测和短临预警、精细化乡镇预报等主要预报业务,针对中小河流洪水、山洪、滑坡和泥石流、雷电、大风、冰雹等气象灾害,建立短时临近预警指标体系,确立和检验短时临近预警阈值,制定短时临近预警及各类预警信号等气象信息对外发布流程、发布内容、发布渠道和发布对象等。

(二)为农气象服务业务工程

构建我县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健全气象信息员队伍,完善全县10个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并按职能开展工作。完成《楚雄州高原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方案》中元谋相关项目建设,组建元谋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建设元谋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业务平台。

(三)实施重大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服务工程

紧紧围绕元谋县“五网”建设、乡村振兴、产业结构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战略,紧扣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重大工程项目的需求,建设综合观测和服务系统,为地方政府产业规划、发展提供全面的决策气象服务产品。

综合观测网建设。提升全县乡镇区域自动气象站网监测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不同要素站点的合理搭配的原则,建设6要素区域自动气象站10个。

生态服务型人工影响天气现代化体系建设。围绕农业抗旱、森林防火、水库增水和改善环境等生态修复对人工增雨作业需求,建立人工增雨作业目标区。实现空域申请、作业数据采集、作业效益评估、弹药出入管理等业务信息自动化管理。建设县级人影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业务平台,实现州、县、作业点三级信息化管理。完善安全作业保障设施,增强作业综合保障能力。

(四)气象信息化工程

将气象信息化作为推进气象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以云南省气象局信息化建设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着力打造资源高效利用、数据充分共享、流程高度集约的气象业务信息化新格局,重点做好县级“一键式”综合信息发布显示平台。

(五)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人工影响天气基础设施建设。规范人影弹药运输、储存管理,进一步降低安全隐患,对县级人影弹药周转库进行改造提升;继续加强作业点标准化建设改造,确保所有作业点100%达到标准化,实现防雹作业自动化;加强空中水资源开发利用,在生态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水分涵养区,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增加库塘蓄水、森林增湿。

基层台站建设。进一步发挥气象部门的气象防灾减灾管理职能,全面提升全县气象防灾减灾预警服务能力。对观测场站址进行综合环境改造。

(六)气象防灾减灾基层队伍建设

坚持以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求为导向,落实人工影响天气、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机构地方编制、政府购买服务人员经费。加强人才服务,创新完善服务政策和服务平台。培养完善建设1支乡镇气象协理员队伍、1支村级气象信息员队伍、1支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解决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制约瓶颈,实现气象业务服务人员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五、构建规范有序、协调发展的元谋气象治理体系

着力深化改革,加强气象法规和制度建设,强化依法履职能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构建现代气象治理体系,提高气象治理现代化水平。

(一)加强党对气象工作的领导

围绕提高党的政治领导力,突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序推进基层各项工作。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气象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大力推进和谐部门的建设。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发展和弘扬先进气象文化,为气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稳步推进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建立多元人力资源保障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以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和业务一线专门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快人才专业结构调整,改善气象专业和非气象专业人才的配置,进一步提高基本气象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三)推进气象法治建设

建立和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灾害防御、气象预报和气象服务、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章制度。逐步建立地方气象灾害及防御技术标准和规范。建立机构健全、制度完善、管理规范的气象行政执法体系,规范探测环境保护、雷电灾害防御、气球施放等行政许可,在全县范围推行重点项目与规划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

(四)加强新时代气象文化建设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云南气象精神,凝聚气象力量;持续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提升创建层次和水平。加强气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气象文化宣传力度,拓展气象文化传播途径。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党的全面领导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部门党的建设,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切实推动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有机融入气象规划、政策、标准制定等工作中,确保气象现代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切实加强元谋县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落实,组织成立相关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

(二)加强多元投入,加大财政保障力度

健全气象事业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和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将气象事业发展纳入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发展和财力增长不断提高公共财政保障水平。全面落实云南省气象局和州人民政府签署的《提高气象对楚雄州跨越式发展保障能力合作协议》,共同推进规划及重点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进一步加大对我县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投入力度。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团体等积极参与气象事业发展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多渠道筹集气象现代化建设资金。

(三)建立健全上下协调、部门联动的防御机制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分级负责、上下协调、部门联动的协作机制。组建县、乡两级气象灾害防御中心,承担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应急指挥和人工影响天气管理等任务。推进综合减灾示范村(社区)建设,推进与自然资源、水务等部门监测资料的共享。采用多种方式推动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建设,不断壮大气象志愿者队伍;探索基层民政信息员、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员、气象信息员等实行“多员合一”与“一员多责”的工作模式,加强乡镇水务中心、民政办、国土所、气象信息服务站等多站工作统筹。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