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姜驿乡种植基地内一派丰收盛景。元谋武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特色小番茄迎来丰产期,整齐排列的番茄植株上,一颗颗圆润饱满的小番茄簇拥在绿叶丛中,红的似火,勾勒出乡村产业发展的美好图景。
据了解,该种植基地自2023年开展种植,是姜驿乡壮大村集体经济,创新联农带农机制的生动实践。这座占地600余亩的蔬菜基地,通过“党组织+基地+企业+农户”的联农带农模式,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兴村、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为该乡乡村振兴提供了示范样板。目前,基地已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万元,农户户均增收1万元,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姜驿乡土地资源丰厚,光照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滋养出来的番茄口感清甜、皮薄肉脆、营养丰富,我们到这里种植蔬菜已经3年了,目前基地面积已经有蔬菜种植大棚210个,种植种类覆盖番茄、黄瓜、西瓜等多个品种,主要销售到上海、广州等地。目前上市的小番茄单价稳定在10元/公斤,预计收入在360万元左右。基地负责人刘亚辉介绍道。

“我空闲时就到基地打工,既能照顾家里老人,每月还能挣2000多元!”姜中村的脱贫户秦宗秀大娘一边分拣番茄一边算账,脸上洋溢着笑容。据统计,基地已带动20余户脱贫户稳定就业,户均年增收超2万元。
同样,在姜驿乡糯拉鲊村35亩大棚基地里,试种的“紫罗兰”番茄也迎来了丰收,这种番茄个头稍大,切开后沙瓤紧实,汁水丰富,挂果率比较高。

该基地管理人员秦宗云介绍道:我们种植的新品种番茄与昆明君泽农资有限公司签订了保底协议,企业定点收购,还配备了技术指导员,从价格到产量都有保障,风险降低了很多,收入也比较稳定。
“这个大棚是2024年糯拉村委会争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项目专项资金100万元建设的,流转土地35亩,流转土地农户年均增收500元/亩。现在以村集体固定资产出租给企业,租金为每年5万元,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也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增收。”糯拉鲊村村监委主任邵美玲介绍道。
特色番茄产业的蓬勃发展,犹如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姜驿乡激起层层涟漪,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近年来,姜驿乡将发展目光投向更远的未来,继续加大对蔬菜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积极引进更多优良品种,探索更加绿色、高效的种植模式,不断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同时拓宽销售渠道,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让姜驿果蔬突破地域限制,走进更多消费者的家中。

干中求新,沃野流金。姜驿乡的果蔬产业发展格局次第展开,通过引进优质企业、连片示范种植、推广优良品种,打造出了一条产业兴旺的多赢之路。